创造教育在幼儿园自然角活动中的渗透路径: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孙晓彤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聚福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300
本论文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深入探究创造教育在幼儿园自然角活动中的渗透路径。通过分析自然角活动与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契合点,从环境创设、活动设计、师幼互动等方面提出具体渗透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论证,旨在为幼儿园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创造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参考,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意义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内涵
它着重地强调了教育应当与生活实践以一种紧密结合的方式存在,其中“做”这一关键要点,不仅作为知识的至关重要来源,而且也是创造得以产生的稳固基础。在整个教育实施的过程里头,教师通过运用引导幼儿去“做”这种方式,促使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当中实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样的目标,并且在实践开展的过程里逐步培养起幼儿自身的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理论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里教、学、做相互分离的固有模式,特别注重幼儿所占据的主体地位以及实践体验环节。要是将“教学做合一”理论巧妙融入自然角活动当中,进而对创造教育的渗透路径展开探索,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力这方面很有帮助,而且能够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传承与实践的重要体现[1]。
(二)创造教育与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契合性
创造教育和幼儿园自然角活动所呈现出的契合性来讲,幼儿园自然角当中充满着自然元素以及各种生命现象,从而为幼儿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探索素材。幼儿在自然角开展诸如观察植物生长、饲养小动物、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等各类活动的过程之中,需要持续地思考、尝试以及创新,这种情形与创造教育致力于培养幼儿创造力这样的目标呈现出高度的契合状态。与此同时,自然角活动所具备的开放性与自主性这些特点,为幼儿给予了可以自由发挥以及进行创造的空间,对于幼儿在实践当中更好地践行“教学做合一”是极为有利的。
(三)研究意义
针对本研究具备的意义来说,本研究有助于让幼儿园创造教育的实践路径变得更为丰富,能够为教师在自然角活动过程里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提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并且通过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应用到自然角活动当中,能够在深化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这一方面发挥作用,进而推动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最终促进幼儿在自然探索的过程当中达成全面、富有个性的成长目标。
二、创造教育在幼儿园自然角活动中的渗透路径
(一)基于“做”的自然角环境创设,激发创造欲望
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自然角的布置与设计,从收集自然材料、制作种植容器到规划区域布局,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幼儿用废旧塑料瓶制作创意花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裁剪、绘画和装饰,将普通的塑料瓶变成独一无二的花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创造灵感,同时增强了对自然角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自然角投放丰富多样的开放性材料,如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石头、树枝、树叶、麻绳、贝壳等,以及工具如放大镜、小铲子、喷壶等。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组合和创造。例如,幼儿可以用树枝和麻绳搭建“小房子”,用石头和树叶拼贴出各种图案,为创造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二)以“做”为核心的活动设计,培养创造能力
围绕自然角的内容设计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开展“植物的生长秘密”主题活动,幼儿从播种开始,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当发现植物生长缓慢或枯萎时,幼儿会主动查阅资料、请教教师或同伴,尝试调整种植方法,如改变浇水频率、增加光照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结合自然角的自然材料开展创意手工活动,鼓励幼儿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通过手工创作表现出来。例如,幼儿观察到树叶的不同形状和颜色后,利用树叶进行拼贴画创作;或者用泥土塑造小动物形象,再用自然材料进行装饰。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师幼互动,支持创造发展
教师在自然角活动中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兴趣点,及时发现幼儿的创造火花和遇到的问题。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尝试。例如,当幼儿在搭建植物支架失败时,教师可以问:“你觉得为什么支架会倒?怎样让它更稳固呢?”通过引导,帮助幼儿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组织幼儿在自然角活动后进行分享和交流,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发现、创意和作品,倾听同伴的想法和建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营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例如,在“自然角创意展示会”上,幼儿分享自己用自然材料制作的作品和创作思路,其他幼儿可以提问、评价,通过交流碰撞出更多的创意火花,同时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2]。
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融入幼儿园自然角活动,为创造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可行的路径。通过基于“做”的环境创设、以“做”为核心的活动设计和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师幼互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自然角活动中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创造教育在自然角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探索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渗透策略,不断完善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前教育实践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一辰. 幼儿园自然角场景式学习环境创设的" 三重视角"[J].幼儿 100( 教师版 ), 2024(3).
[2] 张孔雪 ; 孙山 . 自然角主题活动中建构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实践探索 [J].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4(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