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幼儿发展规律适当开展挫折教育
张晖
甘肃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做事情要成功必定经历各种挫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老师,还是孩子的朋友、孩子的妈妈,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的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快乐的创新,又会有挫败的体验,心理学上认为 : 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事情往往这样 : 成功未达,限于挫折,壮志未酬,先遭失败。但若拒绝挫折,就如同拒绝成功,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适当接受过积极的挫折教育 , 在以后生活中就会正面面对挫折情绪,给自己开拓出继续努力前进的心境。现在,很多父母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正是适应现在物欲横流,社会高速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挫折教育。
一、细心观察,正确引导,锻炼幼儿耐挫的坚韧性格
(1)幼儿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幼儿挫折教育的重点,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3-6 岁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给孩子出示一些历经挫折而终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父母、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不断努力终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具体的形象,直观的了解事态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与成功,努力与改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培养幼儿勇于面对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2)放手教育,弱化幼儿依赖性。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放手给孩子面对挫折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经历过程中的各种挫败后直到走向成功。让他们知道遇到挫折很正常,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如何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二、给孩子创设困难情景
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的情景,让幼儿设身处地的进人情境,从而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挫折承受能力,我们设置的情境难度要不等,由易到难逐步经受磨炼,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参加劳动比赛、耐力活动和竞赛游戏等,不仅锻炼幼儿的意志,而且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正确面对失败、打击的能力。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
三、树立榜样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体育锻炼中幼儿难免会摔倒甚至擦破皮,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 : 我们一起去找医生阿姨消毒一下,一会儿就好了,勇敢一点!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如在竞赛游戏“走独木桥”时,个别孩子不敢走,我们可以先牵着他们的手帮助他们慢慢走,然后鼓励他们向其他幼儿学习,虽然慢没能取得第一也没关系,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走过就算成功,多次进行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战胜困难的自信。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在同伴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别人的意见,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地磨炼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同时,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战胜挫折,并非朝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一定鼓励其独立完成,引导幼儿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他们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提高战胜挫折的本领。
五、挫折教育,把握适度
幼儿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胆怯、畏缩、退却、逃避等,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幼儿去完成。当他们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适当给出一些评价,让他们直面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他们受委屈,就不愿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幼儿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对他们进行鼓励,给幼儿面对挫折的勇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后获得成功,从而获得自信。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会提出过高的要求,幼儿会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幼儿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自己什么事情都完成不好,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如我们班的甜甜小朋友在参加舞蹈比赛的时候,她的妈妈就总提出过高的要求,达不到就会说“你看人家小朋友都可以”,给甜甜心理增加了很多负担,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一定要注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这一点。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如何想办法战胜挫折等,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肩上的责任至关重要,在培养幼儿各项技能的同时,时刻关注幼儿心理环境变化,引导他们积极面对不同情绪的变化,正确面对挫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且心理阳光、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