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刘静

石家庄市跃进路小学 050000

引言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过于追求机械式识记,忽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关注。因此,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

识字,不是单纯地背一个符号,它是建构的第一道程序。对“明”的呈现,如果只是一个“日月为明”的背诵,学生的语言迁移能力很难被有效激活,只有置于“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教室明亮了”的语境中字才有了具体意义。在低年段,学生的语言图式尚未真正建构,教师需要通过说一说、图图说、小句子写一写,让同学们在听说读写中让字词活起来,实现语言经验向语言能力的转化。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

汉字逻辑严谨。在学习“休”字时,让学生看见人坐着一个木字,想到“劳作之余,身体放松”的情境,由具象到抽象。这样设计突破教学“要我学”,通过拆解与组装,生发推理和判断。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跑”和“跳”的比较,自主提炼“足”字的特点,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潜移默化地进入儿童脑海。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

汉字笔画疏密匀称、结体端正、书写节奏,都是美的。教师在教学中,书法动画流动、古琴配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汉字线条,再让学生以图辅字识字,如森字画成三棵树并排的样子,给符号赋予情感、想象,这样艺术体验式的识字,使审美感知和创想创造共生、同构。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

“家”字屋顶下的一个“豕”字,是远古农耕文明时代的缩影,讲述汉字发展历史,教师将采字、采茶谣融入汉字故事,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字与民谣之间关系如此紧密,不拘泥于字义的教学,使文字与文化血脉相通,使我们的文化基因在幼儿的童年发芽,使我们的文化基因在幼儿心中生根。

二、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课中,教师一手拿了一张卡,学生一个一个读,在田字格上,同一个字要读几十遍,短时训练,短时记忆,但把学生和字割裂了。眼看心不视,手写心不动,汉字的结构感越练越弱。有的班级甚至把识字当成了“默写”,把数量当成了认识。这样的课堂,只信奉了行为主义观点,没有遵循儿童的行为学规律,不尊重儿童的具身动机,久而久之,识字就不再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而是一个字词的累积过程。

(二)忽视语境教学

教师通常将汉字从语言网络中单独抽离,孤立地教音形义。就像“吃”字只教了“口”和“乞”,没进入到“吃饭”“吃药”“吃得香”等搭配语境中,学生虽然能够正确默写,但是说话时搭配不当,意思偏离,写话中更是屡见不鲜,课堂中没有文字和交际,学生读写脱节。交际性汉字功能没有凸显,语流中活生生的意义没有活用,知识无法转换为活生生的语言。

(三)缺乏个性化教学

统一速度、统一任务、统一评价的模式。无论已经读了多少课的学生,都是相同的抄写任务,看型学生只是听不懂;动作型学生写不动,静坐不写;认知节奏快的学生坐等老师,认知慢的学生只能追。整个教学设计,没有根据前测数据有层次地设计教学任务,也没有根据反馈结果,有区别地引导,让每个语言发展中的个体都被平均化的教学过程扼杀了。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走进情境。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角色的方式,让学生走入情境。在快乐中让学生学习汉字,如在教学“猫狗鸭”等动物汉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做动物管理员,在学生和动物的游戏中学习汉字。

(二)游戏教学法

游戏活动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设计猜汉字、读字组词、识字卡片配对等多种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记汉字。如猜字谜游戏,可以设置“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的谜面,让学生猜出谜底为“拿”字,在充满趣味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脑筋。

(三)字理教学法

字理教学法就是利用汉字造字原理解字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对于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形状,了解字的含义。比如“日、月、山、水”等字,教师可以将古代的象形文字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现在的汉字与古代的象形文字的相同点,增加对汉字的理解。

(四)生活识字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边玩边认汉字。生活中处处是汉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我们生活周围的东西,如马路上有的标志、超市里的标志、书上的标识等,在生活中随处学习汉字,也可以让学生布置一些生活中的汉字作业,如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汉字卡片,和同学一起分享等。

(五)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汉字。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组内,学生可以分享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互相改正错字。

结论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字理教学法、生活识字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际调查表明,以上教学方法均有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暑婉 . 核心素养下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学苑教育 ,2025,(18):25-27.

[2] 方圆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J[ 作者天地 2025年第 14 期 121~123] 。

[3] 蔡幼香 . 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例 [J]. 小学教学参考 ( 家长版 ),2024,(31):99-101.

[4] 徐海璆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语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J]. 课外语文 ,2020,(1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