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胡玲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程。”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课堂上的互动,导致学生只是对历史知识进行短暂记忆,无法深入理解。而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通过课程教学、教材、人工智能教育等栏目,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实现高中历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因此,教师应重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使得学生可以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遵循两个原则,分别为适时应用原则以及适度应用原则。在适时应用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对平台的应用时机进行精准把握,贴近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平台中各种资源与功能的使用场景加以明确[1]。通过深层次研读教材,对教学的重难点加以明确,并掌握学生的学情,以确保在更加合适的时机引入平台资源,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在适度应用方面,教师应确保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进行辅助的工具,并不能对教师的地位加以取代。教师在运用平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应注重与平台资源进行协同合作,依托平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2]。教师也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以此使得平台能够成为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

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前发布预习任务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有较为优质的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在课程教学栏目中,分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备课授课”两个板块。高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思维也更为活跃。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发布预习任务之前,教师应注重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并在课程教学栏目选择与教材对应的课文内容,以此实现对丰富教学资源的搜集[3]。

学生在课前需要完成对课程知识的预习,借助平台上教师所发布的学习任务单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掌握。在引导学生运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将平台上的资源与学生预习任务相结合,并发布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学习任务单,如下表所示,以此使得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对课程学习重点与知识的框架加以迅速掌握。

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习任务单

(二)课堂新课导入

教师运用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时间轴进行展示,时间轴上对各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点进行标注。教师提出问题:“在看这条时间轴时,大家都联想到了哪些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此时,有的学生表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的学生则提到土地改革使得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从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时间轴设问,让学生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单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宏观意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

(三)课中知识传授

教师通过整理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并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并结合近代历史体会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而后,教师依托平台上“课程教学”栏目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教学的名师教学视频,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点加以明确,并引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情况”“毛泽东出访苏联”的材料等,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内外形势是怎样的?”从而引出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资料,围绕“人民政权的巩固”,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巩固政权的措施。如,在学习土地革命时,教师可引入平台上土地改革内容的文字资料以及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场景图片,学生通过研究材料和观察图片,理解土地改革对于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意义,也认识到土地改革在巩固人民政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效。作为本课的另一个重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平台上的“三大改造”相关资料,即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内容的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让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以及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认识到“三大改造”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使得平台资源成为辅助教学的助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教师应深入探索灵活运用平台开展教学的方法,以此实现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汉建玲.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24):160-162.

[2]陈晓婷.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高考,2024,(30):94-96.

[3]曹平.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2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