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控制与优化路径分析

作者

夏宇洁

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造价控制方法存在数据滞后、信息孤岛等问题,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出现,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分析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及其优化路径。

一、BIM 技术概述

1.1BIM 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1.1.1BIM 技术的基本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建筑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协同与管理的工具。BIM 不仅仅是一种设计工具,更是涵盖了建筑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管理。它允许各专业团队在同一平台上协同设计,实时更新和共享数据,从而有效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提升项目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BIM 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1.1.2BIM 技术的发展历程

BIM 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意识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最初的 BIM 应用主要集中于三维建模,但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BIM 的功能不断扩展,从二维设计转向三维可视化,再到如今涵盖信息整合、成本估算、施工进度管理等功能。进入 21 世纪后,BIM 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逐渐加速,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BIM 成为建筑行业标准。此外,各国政府和行业组织也不断出台政策与标准,推动 BIM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其在现代建筑项目管理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2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现状

1.2.1 工程造价管理的传统模式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手动计算,通常涉及多个阶段,包括初步预算、工程实施与竣工结算等。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往往滞后,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加重。这种模式导致了造价控制的不及时性和不准确性,容易出现预算超支、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手段,项目进展与成本动态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管理效率。因此,传统模式在信息化和透明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亟需转型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

1.2.2BIM 技术在造价控制中的应用案例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许多实际案例已成功证明其有效性。例如,在某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通过建立 BIM 模型,项目团队能够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高效协同,实时跟踪成本与资源使用情况。在施工阶段,BIM 的可视化工具帮助管理人员快速识别设计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从而及时进行调整。

二、基于 BIM 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2.1 数据整合与可视化

2.1.1 数据标准化

在基于 BIM 的工程造价控制中,数据标准化是确保各类信息高效整合和流通的关键。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递方式各异,若无统一标准,容易导致信息不一致甚至冲突。数据标准化通过建立统一的编码规范和格式,确保所有参与方在同一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利用性。例如,采用行业标准的 BIM 数据格式能有效减少因信息孤岛带来的误差。此外,数据标准化还可以提升自动化程度,使数量提取、成本估算等环节的流程更为顺畅。

2.1.2 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可视化工具在 BIM 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项目团队以直观的方式理解复杂的工程数据。这些工具可以将各类信息有效整合,提供直观的视觉表现。例如,通过三维可视化图形,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目的空间关系,从而评估不同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法对造价的影响。在施工现场,使用可视化工具实时监控项目进展与预算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偏离计划的关键问题,促进快速决策与调整。通过可视化,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还增强了团队的协作,确保各方对项目进展的透明了解。

2.2 成本估算与分析

2.2.1 利用 BIM 进行快速成本估算

在基于BIM 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中,快速成本估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 BIM 模型,项目团队可以实时提取建筑构件的数量与相关参数,自动生成初步的成本估算。这一过程减少了传统手动计算的繁琐步骤,显著提升了效率。例如,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利用 BIM 软件快速生成各类材料的数量清单,并进行即时的单价套用,从而得出总造价。这种快速估算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投标的准确性,也为后续的项目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2.2 基于 BIM 的成本分析模型

基于 BIM 的成本分析模型是对项目造价进行深入剖析的工具。通过整合 BIM 模型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如材料清单、施工工艺、资源配置等,分析模型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全面评估。这种定量分析不仅限于单一项目,亦可对类似项目的数据进行对比,识别出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此外,基于 BIM 的数据可视化功能使得复杂的成本数据可以直观呈现,帮助管理团队快速做出因果分析,优化资源分配和调度决定。

三、BIM 技术的优化路径分析

3.1 流程再造

管理流程的优化是提升 BIM 技术应用效率的重要环节。流程再造涉及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和重组,以适应 BIM 技术带来的新变化。在传统的工程管理中,往往存在信息传递慢、环节繁琐、责任不清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工程进度延误。而通过 BIM 技术,可以对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通过合理配置各环节的职责,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利用 BIM 模型的可视化特性,可以实现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的无缝衔接,从而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智能化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管理流程更加灵活和高效。

3.2 信息协同机制

信息协同机制的建立是 BIM 技术优化管理流程的另一关键因素。由于建筑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团队和参与方,对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工作至关重要。BIM 技术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平台,使得各方可以在同一环境下实时访问和更新项目数据,从而避免因信息孤岛而产生的误解和延误。例如,通过云技术,设计师、施工方、供应商等可以同时对 BIM 模型进行操作,无需依赖传统的纸质图纸或分散的电子文件。这种高度的协同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信息协同机制还可以通过设置权限管理和版本控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使各参与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基于最准确的数据进行决策。

四、总结

本文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与优化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造价管理模式的不足以及BIM 的优势。随着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BIM 将在提升工程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高淑霞.基于 BIM 技术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汽车周刊,2025,(06):190-192.

[2]汤骞武.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招标,2025,(05):174-176.

[3]李永祥.BIM 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N].安徽科技报,2025-04-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