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
鲍菲菲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牛家营子小学 024200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是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该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的教育有了新的意识领域的进步。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是主要途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实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与改革,以充分协调教学、学习、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三者的相互融合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益。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原则
1.1 强化学生主体性
依据《课程标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评价应凸显学生主体。教师在规划有序的学习活动时,需以学生实际学习反馈为依据,关注其在认知与思维上的潜能。在打造教学评价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应能全面认识学习内容与目标、任务、问题间的关联,并主动参与评价环节。学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热情是衡量其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指标。教师需设计能提升学生全面能力的有序学习活动。
1.2 不断优化教学
在实施教学评价一体化课堂中,学习活动是教学的核心,教师需不断优化有序的学习活动流程。基于活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应确保教学目标、过程和评价的一致性,以保证活动的实际效果。在持续优化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评价反馈需求。在优化课堂学习活动时,教师应采用自主评价、全程评价等方法,实现教学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构建。
2 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改进教学方法
在强化核心素养的教育导向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并采用探究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情境问题,促使学生分组讨论应对策略。这种情境化教学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还促进了他们的主动思考,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融入也是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可利用视频、动画、互动软件等多元化媒体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和引人入胜。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案例视频,激励学生在观看后进行小组讨论,剖析案例中的法律和道德难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教学改进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机构,与法律工作者进行直接交流。这类活动使学生能亲身体验法律的庄严与公正,理解法律与道德的深层联系。在此类实践中,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吸收知识,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法律与道德的紧密联系。这样的体验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也增强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教师应当重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尊重不同意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过程及时反馈,促进教学评互动
教学环节中的反馈是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核心,它对教学具有指引和提升的作用。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通过观察、提问、互动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形成教学与学习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巧妙设计多个阶段的反馈活动。在班规理解环节,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班规作用”图表,要求学生对比有规则与无规则课堂、课间活动的差异,从而掌握学生对班规重要性的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具体评价,以深化学生对班规作用的认识。在班规制定环节,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班规的制定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教师能够洞察学生对民主协商的认识和应用。若学生提出“班规应由老师单独制定”的观点,教师应立即引导全班讨论,强调班规制定应遵循的民主原则。在班规执行环节,教师可开展“班规执行记录”活动,让学生记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通过定期检查和交流,教师能及时发现执行中的困难,并给予相应指导。例如,遇到“有同学不遵守班规”的情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班规完善环节,教师可组织“班规修订会”,让学生根据执行情况提出修订意见,通过即时评价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班规需随班级发展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持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师生互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3 评价促进“教”与“学”效果的提高
评价课堂评价在教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成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运用多样有效的课堂评价手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是构建高品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关键方法之一。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精准度,并与不同资源合作,扩大评价途径,共同促进教学评价一体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涉及改进评价方法、内容和目标。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应客观公正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及多学科素养的提升以及课后实践效果进行明确、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搭建桥梁,促进教学相长。
2.4 创新多元评价,深化教学评融合
创新评价方式是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长轨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评价的维度不仅要包括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创新性的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单一评价模式的局限,将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使评价更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通过有机整合多元评价手段,教师既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评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出发点,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落脚点,发挥评价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科学统筹教与学的关系,在摸索中不断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构建高品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房晓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思路[J].青海教育,2024(合刊 1):49.
[2]包怀有.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4(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