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王慧龙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百灵庙中学 0145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高考改革全面启动,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更发挥出了其教学“指挥棒”的指引功能。数学作为高中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之一,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一方面应深刻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另一方面应紧密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数学授课中,依据新高考的教学理念,教师需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宽松、接纳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他们在习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批判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一方面,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协作交流,提升处理复杂问题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融合跨学科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学生领会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力,也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边界,增强了未来学习与工作中的竞争力。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

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出色的解题技巧和创新意识,以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学策略的优化是提升学生成绩的关键,对增进高考数学成绩尤为关键。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例如情境教学、探究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挖掘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还能提升他们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助力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2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2.1 关注差异,推行个性化教育

在新高考模式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比如在教授“直线与方程”时,教师应先通过课前测验和与学生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数学水平、学习潜能以及对几何和代数内容的兴趣点,进而将学生分为基础水平、一般水平和较高水平三个群体。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学重点在于直线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解释,主要通过直观图形和基础实例帮助他们理解直线方程的基础形式。在辅导时,教师需加强基础知识的强化和重复练习。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在于熟练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基础几何问题,适当增加直线方程不同形式间转换和应用的练习,同时指导解题思路和方法,提供适度的难题。而对于较高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则是灵活运用直线与方程的知识处理复杂综合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究,如涉及直线与其他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等难题的探讨,鼓励他们自主探索,提供竞赛或研究性学习任务。

2.2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模拟和交互式白板等现代教学工具,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坚实的辅助。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性呈现数学知识;网络技术则拓展了教学资源;计算机模拟技术适用于数学实验;交互式白板则增强了课堂互动体验。以教授“空间几何体”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构建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空间几何模型,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感。通过动态演示几何体的形成过程,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其构造。在讲解长方体的组成时,教师可通过白板绘制长方体的各个面,并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方体的形成。

2.3 开展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贯彻新高考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采用实验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亲历数学的应用与探索过程,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挑战。通过将实验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能够设计出与数学内容紧密对接的实验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还促进了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的培养。以《集合的基本运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集合运算的游戏,比如“元素配对”或“集合寻宝”,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集合运算的练习,从而直观感受运算过程和结果。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运算的规律,进一步深化对集合运算的理解。

2.4 推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当前新高考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数学教育正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向发展。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为此,教师应紧扣教材,设计出既有挑战性又贴近实际需求的数学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学生得以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数学概念、原理与方法,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以《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设计“三维模型构建与空间几何关系探索”的项目。在此项目中,学生需分组,利用计算机软件或实体材料构建出多样的空间直线和平面模型,以探究它们之间的平行关系。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需分工合作,共同搜集资料、制定方案、搭建模型、分析数据,并最终完成展示与汇报。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几何的概念与原理,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师有效优化教学方法,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题能力,推动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岚.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J].高考,2024(27):6-8.

[2]唐培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4(2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