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莫琳
珠海市金湾区林伟民纪念小学 519000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小学是儿童能力发展、思想启迪和情感培养的重要基础,这个时候,教师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美术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对孩子的审美感知能力上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去探究、去获得,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阶段,并且对身边事物充满探索热情。培养审美感知能力能使其在观察美术作品或周边环境时更敏锐地捕捉色彩搭配、形状组合等美的元素,这一过程能不断锻炼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思考美的形成方式以拓宽思维视野,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不再局限于常规认知,而是能根据自身对美的感知创造出独具特色作品并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使其在细致观察中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特征,就像观察一朵花时不仅能看到颜色和形状,还能留意花瓣上细腻的纹理与花蕊中微妙的色彩渐变从而更准确把握事物独特特征一样,这种强大的观察能力在美术学习中能让学生精准捕捉绘画对象的精髓并使作品更生动逼真,在其他学科知识获取上也能让学生得心应手,如在科学课上观察实验现象能更敏锐发现细微变化、在语文课上欣赏文学作品能更深刻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能让学生对事物形成更准确的认识、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1]。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深入生活,捕捉自然之美
生活是美的无尽源泉,任何美术作品都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提炼,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师生常把欣赏美的目光局限在课堂而忽略生活中的美。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用心观察身边事物,因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万物都蕴含独特的美,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能积累丰富审美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还能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进而将生活中的美融入自己作品,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我的书包》这节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书包的小细节,像拉链头是什么形状的,书包上有没有挂着可爱的小玩偶,书包侧面放水杯的地方是不是因为频繁使用而磨得发白了等等。到了第二天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书包最特别的地方,如有的提到书包上缝了妈妈绣的小星星、有的发现书包内侧有隐藏小口袋,接着拿出几个不同款式书包摆在教室窗边,让学生观察阳光照在书包上时亮暗处以及书包颜色与教室墙壁、地板颜色的差异,然后带学生到操场边长椅旁,让他们把书包放在台阶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书包形状变化,比如从侧面看书包是扁扁的还是鼓鼓的,从上面看书包像不像一座温馨的小房子。回到教室后,教师让学生用蜡笔画自己的书包,可以画书包最有趣的某个角度或书包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书包靠在绿植旁或放在堆满书本的课桌上,使学生能够画出的书包更生动,并且学会从平常物品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二)鼓励自主创作,展现独特审美
创造美是检验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创作空间,以鼓励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独特视角和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感受。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获取创作灵感、形成独特创作思路,以避免传统临摹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将审美观念融入作品,以此展现独特审美风格,进而进一步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2]。
以“变写生画为装饰画”为例,课堂开始,教师展示几组对比图,左边是线条简单、颜色真实的普通写生自行车,右边是车轮画成彩虹色,车篮长出花朵,车身点缀星星图案的装饰画风格自行车,接着说明装饰画不是照着东西原样画,而是能够加入自己觉得好看有趣的东西,让画面更特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选择教室里的自行车模型或摩托车玩具进行写生,并变成装饰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看到有人简单涂色时提醒其尝试把车把手想象成香蕉形状,或给轮胎加上波浪纹;发现有人纠结颜色搭配时建议其看看周围同学衣服颜色,有没有想用在画里的。完成初稿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互评,要求学生说出最喜欢哪部分创意,比如展示时出现把摩托车尾气画成爱心形状、给自行车装上蝴蝶翅膀等作品,这种从观察实物到自由发挥的过程既保留物体基本特征,又融入个人想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画画没有固定答案,把自己觉得美的东西加进去就是独特的装饰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既关乎学生对美的发现、欣赏与理解,又对其综合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有深远影响,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重要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观念,同时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从而全方位完善课堂教学,将审美培养贯穿于教学内容与引导方式中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进而切实提升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芳芳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养策略 [J]. 天津教育 , 2024(32):129-131.
[2] 陈海燕 .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策略探究[J]. 美术馆 , 2023, 4(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