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许健
居安勘测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839000
1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优势
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专业性,能够系统性地应对各类地质难题,为工程建设提供精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通过运用现代化勘察手段,可显著提升对地质构造复杂性的研判水平,从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该技术体系具有突出的普适性特征,能够在各类地层条件下开展高效作业,确保勘察成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与此同时,现代勘察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大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为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要点
2.1 地质条件分析要点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坚持以精准性和全面性为基本原则,切实做好地质条件分析这一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系统深入地开展地层分布情况调查研究。各层地层在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及层间关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因素将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部分区域可能存在软弱夹层这一特殊地质现象,该夹层具有强度偏低、压缩性偏高等特点,若在勘察阶段未能及时准确识别并科学评估其影响,则可能导致后续工程建设中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重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重点把握地质构造特征这一核心要素。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不仅会改变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还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对于断层,需要确定其位置、走向、规模以及活动性等参数。如果工程建设跨越活动断层,那么就必须采取特殊的抗震和避让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再者,地下水的情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水质特性以及渗流情况都会对岩土体的性质产生显著影响。高水位的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基础的浮力增大,从而影响基础的稳定性;而腐蚀性的地下水则可能会对基础材料造成侵蚀,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勘察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准确测定地下水的相关参数,并分析其对工程的潜在影响。
2.2 勘察方法选择要点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勘察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勘察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只有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科学选择,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勘察数据。钻探是一种常用的勘察方法,它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岩土体的实物样本,通过对岩芯的观察和测试,可以了解岩土体的岩性、结构、强度等性质。然而,钻探成本较高,且在一些复杂地形条件下实施难度较大。因此,在使用钻探方法时,要合理布置钻孔的位置和深度,确保能够获取关键部位的岩土信息。物探方法则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它可以在不破坏地层的情况下,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探测。例如,地震波法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推断地层的分层情况和地质构造;电法勘探则可以根据岩土体的电学性质差异,探测地下水位和地质体的分布。但物探方法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多解性,需要结合其他勘察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此外,原位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勘察手段之一。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可以在现场直接测定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如承载力、压缩模量等。这些参数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室内试验相比,原位测试更能反映岩土体的实际状态,但测试结果也受到测试设备和操作技术的影响。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要点
获得勘察数据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与分析是确保勘察成果质量的关键环节。数据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从而给工程带来潜在风险。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在勘察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数据误差甚至错误。例如,钻探过程中的岩芯采取率不准确、原位测试设备的精度问题等都可能导致数据偏差。因此,需要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仔细审核,剔除异常数据。然后,要运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以评估参数的变异性。同时,还可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此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地质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不能仅仅依赖数据的数值结果,还需要考虑地质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例如,在分析岩土体的强度参数时,要考虑地层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因素对强度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勘察结论,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支持。
2.4 勘察报告编制要点
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最终成果,它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勘察报告的编制必须准确、清晰、全面,能够为读者提供详细、可靠的信息。在报告的内容方面,要包括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分析、勘察方法及成果、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工程建议等主要部分。工程概况部分要简要介绍工程的名称、位置、规模和用途等基本信息;地质条件分析部分要详细阐述勘察区域的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地下水等情况;勘察方法及成果部分要说明采用的勘察方法和获得的勘察数据;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部分要列出各项参数的测试结果和统计分析数据;工程建议部分则要根据勘察结果,针对基础类型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岩土体稳定性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在报告的格式方面,要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报告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同时要配以必要的图表和照片,直观地展示勘察成果。例如,地质剖面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地层的分层情况和地质构造;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各项参数的具体数值。此外,勘察报告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校对,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核过程中,要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报告能够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只有编制出高质量的勘察报告,才能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 结语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确保工程项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系统的勘察手段,可以有效应对地质构造多样性、地层不均匀性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挑战,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本文详细探讨了勘察技术的优势及关键要点,包括地质条件分析、勘察方法选择、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勘察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要点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勘察工作的精准性和全面性,还能显著降低工程风险,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工程勘察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展现出更大的应用潜力,为工程建设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玲全,赵洪顺 .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分析 [J].石材,2025,(08):45-47.
[2] 王洋 .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9):170-172.
[3] 吴族洪 .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要点探究 [J]. 石河子科技,2024,(06):67-68.
[4] 高润泽 .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分析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2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