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特色水果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伍飞
城步苗族自治县青界山国有林场 湖南邵阳 422000
一、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振兴乡村产业能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水果产业常委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下,在广大农业、林业科技人员和果农的共同努力,县水果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建立了不同品种的水果商品生产基地,优良品种有所增加,市场供应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县已建制蜜桔、蜜桔、红美人、猕猴桃、苗乡梨、乌梅、葡萄、红提,八月瓜(肾果)、百香果等商品基地,且蜜桔、猕猴桃、苗乡梨、葡萄、红提,八月瓜(肾果)、百香果等常规果种面积也在逐年增长并趋于规范化,逐步形成了—批具有商品价值较高的生产基地,果品占领了我县一定的水果市场。水果产业正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迈进。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人在分析当前我县特色水果发展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期望推动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增产增收、持续健康、绿色发展,促进我县“生态城步、魅力苗乡”战略稳步推进。
二、我县特色水果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县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经济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乡特色水果产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水果产业体系。品种结构有了一定的优化,品质不断提升。我县特色水果品种日益丰富,如蜜桔、红美人、猕猴桃、苗乡梨、乌梅、葡萄、红提,八月瓜(肾果)、百香果、锦绣黄桃;青界山国有林场独有的黄金蜜黄桃、金湘玉黄桃、蜜李等,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竞争力增强,品牌效应初显。我县苗乡特色水果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部分产品已成为知名品牌,如:茅坪镇的红美人和猕猴桃、兰蓉乡、儒林镇的苗乡梨和大木山的乌梅、青界山国有林场的红心猕猴桃和黄金蜜黄桃、丹口镇八月瓜(肾果)、汀坪乡的百香果等对提升产业整体形象和市场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乡村老百姓认识不足,在大力发展种植业前,缺乏咨询技术人员的科学规划和布局,盲目自发展。虽然我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发展水果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什么都能种,什么都想种,品种杂乱、零星分散等弊端,导致种植水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相当—部分乡镇的果农在发展水果时,对自然地理条件和果种的林业生态适应性、品种搭配 、市场需求等等缺乏科学的咨询论证分析。见人家种什么,自已也种什么,造成了相同的水果品种同时大量上市,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而大部分果种仍需外调的被动局面。如:苗乡梨、猕猴桃、百香果。
2.2 水果品种良莠不齐,劣质品种较多。
近年来,我县很多水果品种出现卖果难和相对过剩的现象,但是又并不意味着水果品种生产已超出市场需求。主要原因还是劣质水果过多,优质的少,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从而造成大量的劣果廉价滞销,优质果高价畅销的局面,还有就是区域间发展协调不平衡,交通流通渠道不畅等原因引起的。
2.3 水果种植时起点较低 、果园土壤质量差。
我县部份乡镇果农把发展水果生产当成是绿化荒山,把果树种植在荒山荒坡上。由于生长环境比较恶劣,加之部份果农科技意识淡薄,只顾利益,不顾长远效益,不按技术要求对土壤消毒、挖穴、施肥,甚至在荒山荒坡直接栽植果树,而水果产业基本上是喜大湿大肥的;结果不仅解决不了基本的水肥条件要素,还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而且部份果农不识果苗,种植了实生果苗,而不是嫁接高品种苗,致使果园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经济效益上不去,白费了自己一片心。同时老百胜又因为资金短缺 ,管理粗放 。我县水果生产发展慢、面积小、产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不足 ,投入不够是主要的原因。加之果农对水果的认识不够,管理粗放,对果品生产基本上只当作一项附带性产业。仅靠自然肥力,未进行中耕松土,土壤板结 ,通透性差,树体养分受到限制。果园由于肥水不足,防治病虫害不力 ,整形修剪和更新改造没有注^ 新技术 。仅凭果树 自然生长,只管收果 ,致使—些优良品种种性退化,导致树体生长势衰退而产量下降。
2.3 我县林业科研经费投入少 ,研究严重滞后。
很多年以来,我县对林业技术的发展研究一直不太重视,水果科研研究一直比较落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业、林业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很快的暴露出来 ,特别是近几年来,整个农业、林业生产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水果生产对优质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明显滞后于生产。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无科研经费,无法开展前沿的优质水果品种的组培、克隆、引种驯化、高位嫁接等功关 ,新品种的选育、引种驯化试验、组培、克隆等新技术的研究跟不上时代生产发展的迫切需求。
2.4 水果苗木生产和引进市场管理混乱。
经济林果树是长年经济作物,劣质苗木对种植的危害极大。我县长期以来发展水果产也所需苗木和接穗大部份靠外县调苗,不仅路途遥远、苗木资金耗资巨大,不能及时上山营造,还造成了大量的苗木坏死。如 2015 年县政协、林业局、农业局从福建调进红心柚几万余株,2019 年挂果后才知道该批果苗品种的纯度只有 30% 左右。从全县十几年的果树发展进程来看,由于忽视苗木生产和市场监管,导致水果苗木品种不纯,良种不良、质量低劣、成活率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全县水果产业的发展。我县经过多年的农田基础建设设,主要引水干渠道和交通干道不断完善,但由于财政紧张支付紧张,水系系沟渠和田间道路不配套,尤其是坡耕地上,引水沟渠和田间道路更加薄弱。
2.5 产业链建设尚不完善,深加工和附加值提升有限。
当前,我县特色水果产业链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水果加工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几乎没有,产品附加值较低,制约了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同时,水果产品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易保存、不耐储存,如果没及时卖出去,很容易变质变坏,农民即使增产也不增收。
2.6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在林业科技创新和存储方面的投入不足,水果新品种、引种水果变异、储存新技术的研发、水果产品深加工推广应用、及时更新换品种较为滞后,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大力提高水果保鲜技术和开发贮藏加工设施建设,提高水果的经济效益。
三、对策与建议
3.1 科学规划,一乡一品,做好品种结构调整。
我县应根据全县自然地理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应制定—个统一的水果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合理调整水果品种结构 ,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早、中晚熟品种,适当的限制中熟品种的发展。充分考虑各种果树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3.2 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 ,加大水果产业的投入。
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高效益,一般要投入 3 到 4 年才开始挂初果,5年以后才进入盛产期。水果产业前期投入巨大。因此多方引进资金才能加快水果产业发展,如果要形成规模化经营,可采取争取省、市、县三级联动列入重点项目扶助;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和企业到我县投资开发;也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当地外出打工的回归家乡服务。同时也可以放手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和小额创业贷款,实行能者承包,适度发展等办法发展水果产业。
3.3 加强水果高品质苗圃基地和示范园建设。
统一苗木调高产、高效益的珍稀水果苗木,有力加大了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外引良种区域性实验,筛选出适应我县特定地域种植的优良品种 ,运用新的细胞工程技术:如通过组织培养,多培体和单培体育种、嫁接、花药培养等技术,快速培育和繁殖出优质水果苗木。只有立足自选、自育 、自种才能提高成活和品种纯度 ,避免资金外流,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建议在本县内建—个 lOO 以上的苗圃园和母本园,在县农业局已建成的 300 亩优质水果示范园E 进一步加强管理 ,增加投入 ,尽快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全县果农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再有计划地引进—些稀有的种苗进行试验、示范推广 ,避免盲目引种造成的损失。
3.4 加强老果园的更新改造和扶管工作。我县的部分老果园建园时由于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低,配套高设施不齐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等多因素。因此工作,支起点较低的果园没法再加大投入 ,对品种老化和果种不对路的果园,应采取高接换种进行更新改造,延长果树的寿命,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因生产条件不适的低产果园,可改种其它适宜果附。
3.5 加快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步伐。—是采取鼓励种植大户建设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 ,政府给予政策挟持和资金扶持,农业、科技部门制定标准提供根关毖糊展务,种植户按照统一的环境质量,统一的关键生产技术 ,统一的监测方法 ,统一的产品标志等要 生产。二是以项目带动无公害基地的生产建设 ,建设核心“示范区”,推广病虫害综全防治技术,无公害低毒低残农药及水果配方施肥技术等,通过示范区带动果农按照标准化生产。我县青界山国有林场的引种和驯化、种植管理、疏果技术、套袋技术、清园技术、高空无人机采摘技术、病虫害综全防治技术,无公害低毒低残农药及水果配方施肥技术的技术值得推广。
3.6 加大技术力量,壮大科技术队伍,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调动生产积彀性。一是强智力投资,巩固和提高现有科技 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是农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掌握运用新技术。但是,目前果农文化教育普遍落后,因此广泛开展农村科学普及和果农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及各类职业教育的作用,采取举办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全理施肥培训班和科技下乡,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培养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适应现代化水果生产需求的高素质队伍。政府应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建立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果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特色水果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7 提高水果保鲜技术和开发贮藏加工设施建设。缓解我县水果 日趋加剧的产销矛盾,调节市场全年均衡供应 ,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长时利益,促进我县水果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如利用空房、空地搞简易贮藏和进行初加工,制成果脯等成品半成品出售 ,根据现在的发展规模 ,应在县内建— 个贮藏库和果品加工厂。
四、展望未来
在未来,我县特色水果产业苗乡梨、百香果、八月瓜、黄桃系列、猕猴桃系列等等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借助互联网 + 农业”、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特色水果产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进一步提升我县特色水果产业的竞争力。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高度重视本提案的建议和对策,共同推动我县特色水果产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