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下退役军人事务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陈雄军
衡阳市蒸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一、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下档案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制度要素
完善的制度是档案管理体系得以运行的根基所在,应当制定一套可涵盖退役军人事务档案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以此清晰明确各个阶段的管理职责以及操作规范,在档案形成的阶段,要规定档案内容的记录标准,收集阶段,需确定收集的范围以及时间节点,整理阶段,则要制定分类、编目的规则,存储阶段,要规范存储的环境以及设备要求,利用阶段,要建立借阅、查询的审批流程,处置阶段,要明确鉴定、销毁的标准以及程序,保证档案管理有章可循。
(二)技术要素
先进技术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核心所在,借助采用数字化技术,针对退役军人事务档案展开扫描以及录入操作,以此达成档案的电子化存储与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档案数据的价值,为退役军人就业指导、权益保障等工作给予数据方面的支持,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档案数据有真实性以及不可篡改性,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灵活调配与共享。
(三)人才要素
专业人才队伍是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作的关键所在,着重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促使他们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可熟练运用档案管理系统,顺利开展档案整理、分析等相关工作,积极引进具备档案学、计算机科学、公共管理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优化人才结构,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增添创新活力。
二、档案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管理策略
(一)档案形成与收集阶段
在档案形成的阶段,需对信息记录格式加以规范,以此保证退役军人服役经历、奖惩状况、技能资质等信息准确无误且完整无缺,需构建多渠道的收集机制,除了接收退役军人移交的档案材料之外,还应当与军队、人社、民政等部门搭建起信息共享的通道,可及时获取相关的补充信息。
(二)档案整理与存储阶段
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整理档案,可依据退役军人的类型、服役时间以及业务类别等方面展开分类,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档案编目,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目录,以此便于快速检索,构建安全的存储环境,对于纸质档案需做好防潮、防火以及防虫等防护工作,针对电子档案则采用加密存储以及异地备份等方式,保障数据安全。
(三)档案利用与处置阶段
对档案利用服务流程给予优化,将借阅以及查询手续给予简化,借助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途径,为退役军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各类主体供给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构建档案利用反馈机制,依据用户需求持续改进服务,在档案处置阶段,组建鉴定小组,定时对档案开展鉴定工作,对于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严格依照程序给予销毁,并且做好相关记录,以此保障档案处置的规范性。
三、保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退役军人事务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工作展开统筹协调,清晰界定各部门于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定时召开工作会议,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并解决,促使各项工作任务得以落实,保障管理体系可有序运转。
(二)强化监督考核
构建完善监督考核体系,针对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及评估,制订详尽考核指标,涉及档案收集完整性、整理规范性、存储安全性以及利用效率等层面,将考核结果和部门绩效、个人奖惩相联系,以此激励相关人员踊跃投身档案管理工作。
(三)推动协同合作
强化和军队、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起档案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机制,共同开展档案管理的研究以及实践工作,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为退役军人给予更为优质的服务。
结论
构建退役军人事务档案管理体系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此为达成档案科学管理、提高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效能的关键举措,完善制度要素、强化技术支撑、培养专业人才,对档案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给予精细化管理,同时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推动协同合作等保障措施,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蕾 , 张静 , 毛思晨 . 承德市档案馆抢救性开展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料采集工作 [J]. 档案天地 . 2023 (08):4-5.
[2] 刘凤云. 多维联动 蓄势赋能——新时代档案方志融合发展创新与实践
[J]. 档案天地 . 2024 (11) :9-11.
[3] 黄羡 . 就业导向视角下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利用改进探究 [J]. 兰台内外
. 2024 (33):69-70.
【
作者简介】陈雄军,男,汉,湖北人,本科,现工作于湖南省,从事退役军人事务档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