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
刘剑飞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330100
高中阶段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生物学科内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当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
一、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生物教学内涵
传统文化包含了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方面内容,其中蕴藏着非常多与生物学科相关的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更生动形象,从而让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生物学科当中的许多概念与原理与传统文化中的观念相联系,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更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主动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学科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要主动将生物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有效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另外,通过主动参与生物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传统文化的丰富体验,从而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深挖教材,探寻传统文化元素
教材是高中生物的教学基石,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待高中生物教师深入挖掘并且将其转变为教学亮点。
以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入“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可以涉及“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诗句,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古人对于生物繁衍与生态平衡的智慧,指引学生思考“人类过度捕猎对生态系统稳定带来的破坏”,帮助他们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讲解“植物的向光性”这节课的内容时,不仅可以引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还可以引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等句子,帮助学生了解到古人观察“植物向光生长”这一生物现象的情况,进一步认识到植物激素调节和向光性间存在的关系。
在教学“细胞呼吸”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句子,让学生意识到锄地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进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灵活应用。
(二)融入课堂,活化传统文化教学
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有机融合。
在讲解“遗传规律”的内容时,教师为学生介绍孟德尔的研究经历后,还可以为学生呈现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形象地介绍古人对遗传现象的认识情况。还可以为学生讲述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遗传特征,指引学生探究“遗传与环境对性状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克隆与传统生育观念间的冲突”,让学生深入探究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文化伦理之间的深刻碰撞。
另外,教师讲解“生物进化”的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山海经》中神兽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然后再介绍达尔文进化论,分析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与自然选择的作用,树立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开展实践,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实践活动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身体验,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教师组织学生参观中药园的过程中,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中药功效,可以增进学生对中药的认识,了解中药和人体间的关系。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到炮制中药的过程中,比如晒干陈皮,认识到传统晒干工艺对药效带来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传统农耕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掌握“二十四节气”与农耕之间的关系,感受古人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耕活动的智慧。
最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所开展的生物科普讲座活动中,学校邀请生物学者或者专家展开科普讲座,以古代“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为主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传统生态文化的智慧,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拓展研究,链接传统文化知识
高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与生物知识的拓展研究过程中,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如食疗、养生等,以生物知识来深入进行分析。
如传统食疗文化,学生可以选择“木耳的食疗功效与生物机制”的主题。学生要收集古籍中有关木耳食疗的记载;其次利用生物知识,分析木耳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还比如传统养生文化当中的“子午觉”,学生可以选择“子午觉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这一主题。并且参照生物学科中生物钟的相关知识,分析子时(23 点 - 1 点)和午时(11 点 - 13 点)睡眠对人体不同器官功能调节的作用。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探究子午觉规律与健康状况的联系,提出科学合理养生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拓展研究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还可以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是传承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有关的生物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做好拓展研究的策略,实现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 .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J]. 中华活页文选(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5,(01):121-123.
[2] 陈伟萍 . 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以泡菜制作为例 [J]. 天津教育 ,2024,(22):117-119.
[3] 王思尧 , 王朝军 .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J]. 吉林教育 ,2022,(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