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装配式建筑采暖通风系统集成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张剑跃

21010219840913413X

引言

在当今建筑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正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它以预制构件为基础,在现场进行组装,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资源节约等优点。然而,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在建筑物理性能方面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尤其是在采暖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上。由于其独特的构造形式和密封要求,传统的采暖通风设计理念和方法难以直接适用。因此,开展针对装配式建筑特点的采暖通风系统集成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还能进一步发挥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潜力,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一、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其对采暖通风系统的影响

(一)建筑结构的模块化与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这些构件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模数化特征。这种生产方式使得建筑结构的精度更高,但也对采暖通风系统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管道井的位置、尺寸都需要与预制构件精确匹配,否则可能导致安装困难或影响结构完整性。此外,标准化的构件也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需要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以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二)墙体保温性能的提升与气密性的增强

为了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装配式建筑通常会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和先进的密封技术,这使得建筑物的整体保温性能大幅提升,同时也增加了气密性。一方面,良好的保温性能减少了热量损失,降低了供暖负荷;另一方面,高气密性可能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影响空气质量和舒适度。因此,在设计采暖通风系统时,必须平衡好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又要避免过多的热量散失。

二、装配式建筑采暖通风系统集成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协同设计理念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协同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工程、给排水、电气等。在采暖通风系统的集成设计中,应贯彻协同设计理念,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从项目初期就开始介入,共同参与方案制定、图纸会审等工作,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要考虑采暖通风设备的安装空间和检修通道;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预留合适的孔洞和埋件用于管道穿越和固定。通过跨专业的协同设计,可以避免后期施工中的冲突和变更,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二)性能化设计的导向作用

性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强调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设计参数和技术措施。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采暖通风系统而言,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功能、人员密度等因素,设定合理的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性能指标。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选型、设备配置和控制策略的设计。例如,在寒冷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散热器的数量或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等方式来提高室内温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需要加大新风量和换气次数以保证空气质量。通过性能化设计,可以使采暖通风系统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节能与舒适的统一。

三、装配式建筑采暖通风系统集成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风道系统的优化布局

风道系统是采暖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直接影响到气流组织的效果和系统的运行效率。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预制构件的限制,风道的设计空间有限。因此,需要采用紧凑型的风道结构,如扁平管、圆形风管等,以节省空间并减少阻力损失。同时,要合理规划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优的风道布局方案。此外,还应考虑风道材料的防火、防潮性能以及连接处的密封性等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设备的选型与匹配

设备的选型与匹配直接关系到采暖通风系统的效能和经济性。在选择设备时,除了要考虑其技术性能指标外,还要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例如,选用体积小巧、重量轻的设备便于运输和安装;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设备有利于后期维护和管理。同时,要注意设备之间的匹配性,包括风量、压头、功率等方面的协调一致。例如,风机的选择要与风道系统的阻力特性相匹配,以保证足够的风量供应;换热器的选择要与热源条件相适应,以提高换热效率。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与匹配,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优势,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四、装配式建筑采暖通风系统集成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智能化控制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的采暖通风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调节。例如,通过传感器采集室内外的温度、湿度、CO₂ 浓度等参数,传输至中央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自动调整风机转速、阀门开度等设备状态,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能有效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为了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能耗,可以在采暖通风系统中融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例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的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预热空气的热源;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提取地下水或土壤中的低位热能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还可以结合储能装置的使用,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使装配式建筑的采暖通风系统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其采暖通风系统的集成设计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其对采暖通风系统的影响,遵循协同设计和性能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把握风道系统优化布局、设备选型与匹配等关键要素,并采取智能化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等优化策略,可以实现高效、稳定、舒适的采暖通风系统集成设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品质,还能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装配式建筑的采暖通风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绿色化,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滕柏星 . 论高层建筑采暖通风系统中防火防烟技术的运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0,(19): 102+98 .

[2] 张洁 , 任传龙 . 居住建筑供热通风系统的舒适度与能效平衡研究 [J].居舍 ,2025,(16):20-23.

[3] 马辉 . 绿色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0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