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游书航 邹豪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景观规划愈发重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人性化设计能增强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合理运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可使城市景观更好地服务大众。探讨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要点,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概述
1.1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化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 [1]。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就是要创造出舒适、安全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让使用者能在其中放松身心、享受自然。比如,在设计休息区域时,要考虑座椅的舒适度、遮阳设施的设置等,以满足人们休息的需求。
1.2 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能提高城市景观的实用性,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等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能让市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
2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这是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原则。要充分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3]。例如,为儿童设计游乐设施时,要考虑其安全性和趣味性;为老年人设置休息区域时,要选择安静、舒适且有良好视野的位置。
2.2 生态环保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应注重生态平衡,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采用环保材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园林灌溉,既节约水资源,又能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2.3 文化传承原则
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中,使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4]。可以通过建筑风格、雕塑、植物配置等方式来体现。比如,在园林中设置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展示当地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技艺。
3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要点
3.1 空间规划与植物配置
3.1.1 空间规划策略
人性化空间规划需要兼顾宏观布局与微观设计两个尺度。在宏观层面,应建立 " 城市级 - 社区级 - 组团级 " 三级空间体系:城市级空间(5 公顷以上)设置中央活动广场;社区级空间(1-3 公顷)布置多功能活动场地;组团级空间(0.5 公顷以下)安排小型休憩节点。在微观层面,重点把控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动态活动区与静态休憩区间距保持50 米以上,如儿童游乐区与老年人静坐区的合理分隔。交通系统采用"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三级网络,主干道3-5米宽,次干道 2-3 米,支路 1.5-2 米,形成层次分明的通行体系。导向标识系统需对应不同尺度空间设置相应规格的标识牌,确保从宏观到微观的连贯指引。
3.1.2 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应兼顾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在植物群落构建上,建议采用乔灌草 3:4:3 的比例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树种选择要突出季相变化:春季以樱花、杜鹃等开花植物为主;夏季优先选用香樟、国槐等冠大荫浓的树种;秋季可配置银杏、红枫等色叶树种;冬季保留雪松、广玉兰等常绿树种作为景观骨架。同时,要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本地树种比例建议不低于 70% ,这样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3.2 配套设施设计
休闲设施要差异化设置:老年人区选择避风向阳处,座椅靠背100-110 度,高42-45 厘米;儿童区周边15 米内设看护座椅。健身设施按300-500 米服务半径布置,每个点配置 3-5 种器材并附安全说明。无障碍通道宽 1.2 米以上,坡度 1:12 以内,转弯半径不小于 1.5 米。材料选择环保耐用的防腐木材、再生塑料等,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
3.3 文化特色营造
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增强场所认同感。建议通过三种方式呈现:一是提取地方建筑符号,如岭南地区的镬耳墙元素、江南地区的马头墙造型、北京地区的四合院布局等,这些元素可以通过景观小品、铺装图案等形式再现;二是运用本土材料,如江南地区的青砖黛瓦、西南地区的竹木材料、西北地区的夯土工艺等,这些材料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三是再现传统空间意境,如北方四合院的围合布局、江南园林的曲折通幽、岭南庭院的通透开敞等空间特征。同时要注重现代设计语言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创新,避免简单复制。例如,可以将传统纹样通过现代材料重新演绎,或者用当代艺术手法表现传统文化主题,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3.4 生态可持续设计
生态设计应贯穿景观营造全过程。建议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置雨水花园(占面积 3-5% )和透水铺装(渗透率 >0.5cm/s⋅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占比 ⩾70% ),如北方选用国槐等适生品种。配套节能设施包括太阳能灯具(间距 15-20 米)和中水回用系统。同时完善垃圾分类设施(50 米间距设置),并通过解说牌等载体传播生态理念,实现环境效益与教育功能的统一。
结束语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意义重大。通过遵循以人为本、生态环保与文化传承原则,合理运用空间布局、植物配置、设施设计及文化元素融入等要点,可打造舒适、安全、美观且具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这既能满足市民多元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又能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需深化其研究与实践,持续探索创新,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瑶迪 . 人性化视角下武汉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 [D].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2]张明昊 . 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4,(12):108-110.
[3]姚青丰 .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农村街道无障碍公共设施改造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22):32-34+31.
[4]刘 峥 . 风 景 园 林 设 计 中 的 地 域 文 化 探 析 [J]. 城 市 住宅 ,2020,27(0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