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

作者

周华莲

广汉市汉州小学

引言:中高段(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在学习兴趣的持续保持和综合素养的深度培养上仍需引导。构建智趣课堂,将知识学习与趣味体验相融合,借助“教学评一体化”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达成,对提高中高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评一体化”与智趣课堂的内涵解析

1、“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要义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的是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处理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改革标准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生自我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评一体化”就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一致性的同构共生。教学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教学活动是服务教学目标而开展,学习评价则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三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语文教师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设置贴合学情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反馈,修正改进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

2、中高段小学语文智趣课堂的特征

中高段小学语文智趣课堂应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思维性和发展性,知识性是指语文教学从语文基础知识、阅读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夯实语文基础;趣味性是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性是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发展性是指面向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中高段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策略

1、精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智趣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师在研读新课标关于中、高段学生语文素养目标的基础上,在研读教材、学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趣味思维挑战等有机结合。”其中知识目标要落实到字词、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等方面;能力目标要落实到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写作等方面;情感目标要落实到热爱语文、热爱文化等方面;同时在目标中还可以融入趣味作业、探究问题等方面,让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目标更契合课程标准、贴近学生,为智趣课堂埋下伏笔。

以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为例,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正确朗读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少年智则国智”等。能力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分析文章论证的逻辑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盼,升华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趣味性可设计为“我代表少年中国向世界宣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海报,宣传少年中国担当,融知识、能力和情感于一体,为课堂指明方向。

2、创新教学活动设计,营造智趣氛围

情境创设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也就是说,把抽象的语文知识生活化,把教学内容具体化。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物材料、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情境。创设生活情境,把课文描述的情境生活化;创设故事情境,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串连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疑问。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领会。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一课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洪灾泛滥的视频,配上紧张的背景音乐,烘托出危急的氛围,想象自己生活在那个村子,面对洪水泛滥,村长(课文中老汉)带领全村人民逃生的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老汉和村民的对话,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才能对人物品质有更深刻的感悟,也才会被如此紧张激烈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学习兴趣也很快被激发。

3、完善学习评价体系,护航智趣课堂(1)多元化评价主体

多元化评价主体打破了教师评价的独断性,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的教师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从教学目标、所掌握的知识、学习过程等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反思学习过程,认识自我优点不足,培养自评认知能力;互评学生间相互听课,相互促进,相互监督。

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后写作任务评价中,教师先从写作技巧、内容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专业的修改建议;学生进行自评,对照写作要求,分析自己的文章在描写景物、表达情感上的优缺点;然后开展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互相阅读作文,从语言表达、创意构思等方面提出意见。

(2)多样化评价方式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过程记录,如:课堂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学习档案袋、学生记录等等;终结性评价是指学生一个单位学习成果的评价,如:单元测试、期期考。

在综合性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评价中,过程性评价是对收集成长印记、毕业赠言、制作纪念册等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努力程度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最终完成纪念册、毕业演讲等成果的评价。定量评价是对纪念册的美观整洁程度、内容的丰富度等打分;定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创造力、团结协作、小学生活等评语化评价,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获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客观全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活动设计、完善学习评价体系以及明确实施路径,将教学、学习与评价有机融合,能够营造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评一体化”智趣课堂的构建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廖秋婷 .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 [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10):148-150.

[2] 张君宏 .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 [J].天津教育 ,2024,(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