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
宋小刚
四川路道现代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0
引言: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的划分和所在地的不同、施工内容差异和交通状况差异、施工条件及自然条件等因素,是造成交通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市政道路施工严重影响道路交通,有关方面须严格审批、设计和管控道路施工过程,施工企业须因地制宜施工,缓解交通压力,保证安全顺利完。施工过程还要科学组织管理,提升交通管制成效,加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力度,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1. 市政道路施工的交通影响
1.1. 施工区域不同
城市广阔的占地面积,导致市政道路施工经常分属不同区域,施工过程带来的交通影响千差万别。如果工程属于市政主干道,可能会从整体上影响城市交通通行,如果仅仅位于城边,造成的交通影响可能很小。抑或市政道路施工区域是某条线路的中段,则道路上下游的交通均可能受阻,反之若是施工区域位于某条线路的两头,交通影响可能微乎其微。
1.2. 施工区域划分
道路施工区域除了特指线路的施工段,还涉及施工过程波及到预警区、过渡区和终止区。道路施工期间,施工企业须对施工区域进行科学设计,尽量降低可能的交通影响。举例来说,部分市政道路体量庞大,涉及大量施工内容,较之修补类的道路施工,需要占用更大空间和土地面积,因此会带来很大交通影响。一些市政道路工程仅为日常维护保养内容,占地面积很小,交通影响随之下降。道路施工区域的划分,是造成不同交通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举例来说,预警区设定的旨在向过路司机提前发布预警,谨防误入施工区域,有利于乘行安全。预警区设置的差异化方向,会带来不同的交通流量和顺畅性。
1.3. 交通状况差异
在交通环境概念中,涉及的内容涵盖重型车占比、交叉口车流量以及司机特点等,这些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道路车流量以及顺畅性,在影响施工区域划分上也会有所体现。举例来说,司机的不同特点造成的差异性的交通影响。每周的工作日道路通勤人员通常是城市定居者,他们熟悉城市道路布局和正在建设情况,可以挑选安全顺畅的交通线路。然而周末市政道路不仅车流量猛增,而且往往掺杂大量外地车辆,司机由于不熟悉路况和线路布局,因此影响道路通行顺畅性和施工项目。重型车占比在交通影响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此类车辆启停都要较大缓冲区,后方车辆势必降速,不利于道路畅通。
1.4. 施工差异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的位置、用时、强度以及类型都是主要影响因素。高强度施工区域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它需要配置数量较大的作业人员和机械,占用更大空间和土地面积,给司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大。施工过程用时同样严重影响路段通车效率,长时间施工易引发交通事故,让司机产生焦躁不安情绪和疲劳感,尤其是晚上更易引发交通事故。施工过程可能对所在区域带来视觉影响,可视度下降能引发交通事故。施工类型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举例来说,桥梁施工影响力显然要高过地面施工,且施工用时同样受制于施工类型和强度,通常施工用时更长的路段更影响车辆通行率。
1.5. 其它因素
自然以及道路两种条件,是道路施工影响的两个主要分类。 ① 道路条件。即施工路段当前现状,条件更好的路段更有利于通行,施工过程造成的不便要小得多。假设施工区域周围环境条件不良,路况不好,则更易造成交通拥堵,加之施工过程的不利影响,长时间堵车是大概率事件; ② 自然条件。即天气状况,恶劣天气的道路施工对交通带来的影响更大,举例来说,暴雨倾盆时施工路段泥泞不堪且积水,车辆需要小心慢行。
2. 城市交通处置道路施工不利影响有效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应采取综合性处置对策,采取根源治理的措施,把交通影响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2.1. 严格审批、设计和管控
市政道路规划管理机构须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出台符合市政道路施工的管控机制。施工区域须提前现场勘察,评估潜在的施工弊端,排查问题和安全风险呈报上级部门,推出应急预案,便于发生交通影响问题后妥善处理。施工企业须做好前期准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疏导规划,减少给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开展违章处罚宣教,加强交通违法治理,优化交通环境,保
障市民安全高效通行。
2.1. 因地制宜施工,缓解交通压力
施工区域因时间段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交通状况。施工企业须结合各种施工时间段,科学开展人车分流,持续优化完善交通疏导和施工方案。施工企业须学习其它城市相关成功案例,结合环境条件推出因地制宜的交通组织方案,如果施工过程给交通带来了不利影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交通管制期间,需要对不同路段过往交通流量进行综合考量,给出合理的绕行方案,保障市民便捷通行。施工企业要避开无障碍通道,不得占用,以人为本开展施工。
2.3. 安全顺利完工
市政道路施工须科学规划和贯彻落实,保证实现安全顺利及按期完工等目标,防止一再迁延影响道路交通。市政道路建设的宗旨是改进城市交通不良状况,施工企业严禁私自篡改设计方案,不得造成工程延期。如果属于旧路加宽施工,施工企业须提前消除不利影响因素,避免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提升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要保证交通管制方案的切实可行性把市民利益放在首位,科学组织调度,优质高效施工。
2.4. 科学组织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及交通管理机构应采取得力措施,避免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结合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科学管理,开展层次化设计施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施工企业须提前本着安全稳定施工、为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宗旨,设计适用的路宽,科学管制车辆及作业机械。还要与道路沿途商家进行良好沟通交流,实现理解和互信,通力合作,加快工程建设。
2.5. 提高交通管制成效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最好推出交通分流策略,通过科学疏导避免车辆拥堵。交通管理机构须通过适用渠道和媒介进行宣教,让市民掌握工程进度和路况信息。施工路段须保留原路公交车道,为公交车设计合理绕行方案,保证交通畅通。
2.6.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须加强安全管理,要求规范化执行工艺流程,设置清晰醒目警示标志,提供绕行信息,关键路口加强交通执法高效疏导,保证交通和施工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目前比较不利的交通基础设施现状,为市民的安全快捷出行提供更好服务。但是,市政道路施工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道路交通,可能造成部分路段交通拥堵、安全风险加大以及影响路段区域商户正常经营和利益等。因此,市政道路施工必须提前对可能给道路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综合考量,排查影响因素和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处置对策,不仅优质高效施工,还要提升施工区域道路通行效率,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徐 辉 . 城 市 道 路 施 工 期 间 的 交 通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 城 市 建筑 ,2016(21):1.
[2] 金艳 .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影响因素分析 [J]. 商品与质量 ,2017(18).
[3] 王焱邓爱烽付理想 . 市政道路施工期交通导改方案研究 [J]. 西部交通科技 ,2023(12):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