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

赵兴琼

凉山州农业学校615000

前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已成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基础环节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英语课程作为中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更应注重价值观引导与职业素养培育。作为语言输入与思想启迪关键载体的英语阅读教学,在传授知识之际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成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亟待探索之课题。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 重语言能力,轻思政素养

课程思政要求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达成语言能力与思政素养协同发展这一状况。但当前不少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的中职英语教师,认为英语阅读教学核心在于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和阅读技巧来提升应试能力,对融入思政元素缺乏足够认识这一情况。比如在讲解涉及职业场景阅读材料时,只关注其中职业词汇和表达而忽略培养学生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等思政内容的情况。这种教学目标偏向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只注重语言知识积累而缺乏对思政内涵理解与吸收的状况。

2. 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很多中职英语教材阅读材料虽涉不同主题及场景,但其思政元素常较隐蔽需教师深挖,然而部分教师教学时仅照本宣科讲教材内容,未对阅读材料思政元素深入分析提炼,如讲环保阅读文章时只让学生理解大意及相关词汇,未引导思考自身环保责任义务、未融入环保理念到教学中,且一些教材阅读材料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职业需求结合不紧密,致使思政教育缺针对性与实效性。

3. 传统单一,缺乏互动

在教学方法方面,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传统讲授式方法,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下,既不利于学生主动接受思政教育,也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像教师讲解阅读材料时仅逐句翻译、分析语法并提问简单问题,学生鲜少有自主思考与讨论机会,如此教学模式中思政元素融入生硬突兀,学生难真正理解认同,且缺乏互动的教学方法还致使学生无法将所学思政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难以达成知行合一。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 结合模块内容,深度挖掘多元思政元素

基础英语模块 2 阅读材料题材丰富且场景具体,为思政元素挖掘提供广阔空间,教师需立足文本细节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职业发展方向,多角度深层次提炼其中蕴含思政价值。

“购物”主题阅读文章中,除常规交易流程及沟通用语外,可能隐含对公平交易、契约精神的体现,比如可能描述顾客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后商家主动退换并致歉情节,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交易中商家坚守诚信及消费者理性维权的原因,通过列举社区超市坚持不卖过期食品赢长期客源、某顾客恶意找茬索赔被曝光等身边案例,让学生明白诚信既是道德品质又是商业活动持续基石,且结合中职学生未来可能从事销售、服务等职业特点,强调工作中诚信对待客户的重要性,像不夸大产品功效、如实告知商品瑕疵等,以培养其职业诚信意识。

对于如班级组织文艺汇演时有人负责策划、有人负责排练、有人负责道具“团队合作完成简单任务”的阅读材料,教师可深入分析各角色价值,通过对比“单打独斗导致任务失败”与“协同合作高效完成任务”两种假设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团队中不存在“无用的角色”而只有“错位的分工”,进而引导其思考在团队里应如何正确看待自身职责以及遇到意见分歧时该如何沟通,结合中职学生未来可能参与的流水线作业、项目协作等工作场景,强调“每个人的工作都是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以培养其主动配合、乐于奉献的团队协作精神。

2. 运用适配方法,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过程

根据基础英语模块 2 不同阅读材料所具特点来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可使思政元素融入更具亲和力与实效性且避免生硬说教。

针对“校园生活”里“志愿者服务”这一阅读材料,情境教学法能进一步细化成“场景模拟 + 真实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于课堂模拟环节,教师可设置诸如“新生报到引导”“校园环境维护”等具体场景,让学生分组扮演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以英语完成像问路指引、垃圾清理提示等对话交流,在此模拟过程中,教师可观察学生是否使用礼貌用语、是否主动提供帮助并及时予以点评,课后组织学生参与如协助图书馆整理书籍、在校园招聘会中引导企业代表等真实的校园志愿者活动,活动后让学生用英语写下心得体会以分享服务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通过“模拟 — 实践 — 反思”这样的闭环,让学生真切体会“奉献带来快乐”的意义从而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与社会服务意识。

关于“职业初体验”阅读材料,可将任务驱动法设计成“职业调研 + 角色模拟”这种递进式任务的形式。先是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文中提及的诸如服务员、收银员、质检员等职业的工作流程与职业要求,且用英语制作简单调研报告。到了课堂上,在各小组展示完调研成果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职业共有的核心素养,像服务员需耐心细致、收银员要严谨认真、质检员得坚守原则之类。接着进行角色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去处理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比如服务员面对顾客投诉、质检员发现产品瑕疵等情况,并用英语完成应对对话。在任务完成期间,教师着重关注学生有无体现出相应职业素养,像面对投诉时是否保持礼貌、发现问题时是否坚持原则等方面,以此引导学生树立起“无论职业高低,都需尽职尽责”的职业观。

结语

经由针对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现实状况开展的调研分析可知,课程思政于英语教学里有着关键的引领价值。当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参与程度等层面确实存有一些难题,但同时也发掘出众多积极的探索及实践事例。往后,教师应当更着重把思政要素渗透进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借由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多元的评价形式,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深度。总而言之,处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之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变革与进步,会为培育具备国际眼光和社会担当的高素质职业人才筑牢稳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版)[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月月 . 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3):146-147.

[3] 王亮 . 课程思政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1):160-161.

[4] 杨丽娟 .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8):204-205.

[5] 教育部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年版)[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6] 黄怡凡 . 课程思政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J]. 文教资料,2018(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