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作者

潘兆宇

凌源中浩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山区在我国地域面积中占比广泛,然而受复杂地形条件制约,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极大限制了山区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路桥作为山区交通网络的关键构成,对改善山区交通状况、促进区域经济交流、提升山区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涵盖高山峡谷、陡坡悬崖、不良地质区域等,给路桥施工带来诸多难题,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生态保护任务重等。因此,深入研究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关键技术,探索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与策略,是保障山区路桥工程顺利建设、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面临的挑战

(一)地质条件复杂

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常伴有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岩石风化程度不一,土层分布不均,地基承载能力差异大。在路桥施工中,地基处理难度高,易出现地基沉降、塌陷等问题,影响工程稳定性。同时,复杂地质条件增加了隧道挖掘、桥梁基础施工的风险,对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交通与运输困难

山区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且蜿蜒,交通不便,大型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的运输面临重重困难。普通运输车辆难以通行,特殊路段需修建临时便道,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工期。此外,运输过程中还要考虑路况、坡度等因素,确保设备和材料安全抵达施工现场,这对运输方案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关键技术

(一)复杂地质处理技术

针对山区复杂地质条件,需采用有效的地质处理技术。在地基处理方面,可运用强夯法、桩基础法等,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确保路桥基础稳固。对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需采取边坡防护、排水系统优化等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对施工和工程后期运营的影响。同时,利用地质勘探技术,提前了解地质情况,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二)特殊桥梁建造技术

山区桥梁建设常面临大跨度、高墩柱、复杂水文地质等难题,需采用特殊建造技术。大跨度桥梁可选用悬索桥、斜拉桥等结构形式,利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如悬臂浇筑、转体施工等,实现桥梁跨越峡谷和河流。高墩柱施工则需运用滑模、爬模等技术,确保施工安全和精度。此外,在桥梁基础施工中,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沉井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等。

(三)困难道路修筑技术

山区道路修筑需适应复杂地形,采用特殊技术。在道路选线时,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生态等因素,优化线路设计,减少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对于陡坡路段,可采用螺旋展线、回头曲线等方式降低道路坡度;在填方路段,运用分层压实、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技术,提高路基稳定性。同时,加强道路排水系统设计,防止雨水冲刷路基,保障道路使用寿命。

三、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技术实施策略与保障

(一)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大对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深入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山区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山区路桥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二)优化施工组织与管理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保障山区路桥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山区地形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施工设备和人员,提高施

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三)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山区路桥施工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方案,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被、整治水土流失区域,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全过程符合生态保护要求。

(四)资金与设备保障

充足的资金是山区路桥施工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设备方面,企业需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性能满足山区复杂地形施工需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人才培养与引进

专业人才是推动山区路桥施工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适应山区施工环境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要重视员工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员工业务水平。此外,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山区路桥建设,为工程施工和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四、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山区路桥施工将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结构安全等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风险,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智能化施工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和精准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推动山区路桥施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二)绿色化发展趋势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将贯穿山区路桥建设全过程。研发和应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减少施工废弃物排放;优化施工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绿色化发展,实现山区路桥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标准化发展趋势

未来,山区路桥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建设。统一施工技术标准、质量验收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同时便于技术推广和经验交流,推动山区路桥施工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推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当前施工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运用复杂地质处理、特殊桥梁建造、困难道路修筑等关键技术,采取强化技术研发、优化施工组织、重视生态保护等实施策略,并辅以资金、设备、人才、制度等保障措施,能够有效克服困难,提升施工水平。随着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的推进,山区复杂地形路桥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助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彦. 路桥施工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应用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 (15): 166-168.

[2]马力. 路桥施工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应用分析[J]. 科技资讯, 2016,14 (26): 44+46.

[3]魏玉敏.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交通世界, 2016,(17):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