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篮球教学对策研究
李丽 李泰政
沈阳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3
一、引言
在当今教育与体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体教融合的理念日益深入人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体教融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要树立“ 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在体教融合视域下,优化初中篮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教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1 体教融合的内涵
体教融合并非简单地将体育与教育相加,而是强调两者在目标、资源、过程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通过体育教育,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以体育人的教育目标。在初中篮球教学中,体教融合意味着将篮球技能教学与学生的文化学习、品德培养、价值观塑造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不仅掌握运动技能,还能收获知识、锻炼意志、健全人格。
2.2 体教融合对初中篮球教学的意义
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来看,体教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与篮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耐力等。同时,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作、竞争对抗等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能力。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需要与队友密切配合,制定战术,共同应对对手的挑战,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而言,体教融合推动了初中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它促使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育,加大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场地设施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此外,体教融合还有助于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
三、初中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3.1 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部分初中篮球教学的目标主要聚焦于篮球技能的传授,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的教学。而对于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应培养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设定,限制了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未能充分体现体教融合的理念。
3.2 教学方法相对传统
在初中篮球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这种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3 师资力量薄弱
一些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并非篮球专业出身,在篮球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篮球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示范不够准确、规范,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此外,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文化学习、品德培养等有机结合。
3.4 场地设施不足
充足的场地设施是开展篮球教学的重要保障。然而,部分初中学校存在篮球场地数量不足、场地质量不佳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和训练需求。同时,篮球器材的配备也不够完善,如篮球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等,影响了篮球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篮球教学对策
4.1 优化教学目标
在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篮球教学目标应实现多元化。除了传授篮球基本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心理素质等。例如,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体育品德;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4.2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篮球比赛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球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比赛的能力。引入游戏教学法,将篮球教学内容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如运球接力游戏、投篮比赛游戏等,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篮球比赛视频、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示范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篮球运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篮球专项培训活动,邀请篮球专家、优秀教练来校讲学,提升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对体育教师体教融合理念的培训,使其深入理解体教融合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将体教融合理念融入篮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篮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提高篮球教学质量。
4.4 完善场地设施建设
学校应加大对篮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校园空间,增加篮球场地的数量,改善场地质量。例如,对老旧的篮球场地进行翻新改造,铺设高质量的塑胶地面,确保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篮球运动。同时,配备充足的篮球器材,定期对篮球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器材,为篮球教学和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4.5 构建完善的赛事体系
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篮球赛事,构建完善的校内篮球赛事体系。如举办班级篮球赛、年级篮球赛、校际友谊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学生不仅能够提高篮球技能水平,还能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校外篮球机构的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篮球比赛,拓宽学生的比赛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技能力。
五、结论
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篮球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场地设施建设以及构建完善的赛事体系等一系列教学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篮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初中篮球教学中,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持续深化体教融合理念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初中篮球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六 参考文献
[1] 李云成,周继锋. 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方法与技巧分析 [J].中国教育学刊,2023(增刊 1):99-101.
[2] 马千龙. 新时代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5):136-139,152.
[3] 周兴伟 . 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3):389-391.
[4] 张颖 . 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分析 [J]. 青少年体育 ,2020,(10):120-121.第 1
作者简介:李丽(1967-),女(蒙古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研究第 2
作者简介:李泰政(2000),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