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足球游戏的自制玩教具策略研究
刘洋 陈淑玲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溪头幼儿园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第5学区教育管理办公室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足球游戏中自制玩教具的策略,通过分析自制教具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促进幼儿体育教育的多样化和创新发展。
一、幼儿园足球游戏的教育价值
足球作为一项集运动、娱乐和社交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首先,足球运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足球游戏需要跑、跳、踢、传等动作,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平衡感和协调性。其次,足球游戏强调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幼儿学会尊重规则、遵守纪律、相互配合,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足球游戏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然而,受限于幼儿园的场地、设备和经费,专业的足球器材难以普及。许多幼儿园缺乏适合幼儿的足球、足球门、标志锥等专业教具,影响了足球游戏的开展。因此,探索自制玩教具成为提升幼儿园足球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和制作幼儿园足球游戏的自制玩教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安全性优先:所有材料必须无毒、无锐角、无尖刺,确保幼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使用易碎、易脱落的材料,确保玩教具的稳固性。
2.简便易行:材料应易于获取,制作过程简便,不需复杂的工具和技能,以便教师和家长可以自主完成。
3.适合幼儿:玩教具的尺寸、重量和操作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便于幼儿操作和使用。
4.富有趣味: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参与感。
5.具有教育性:玩教具应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三、自制足球玩教具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一)足球球体的自制
传统的足球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适合幼儿使用。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安全、柔软的足球球体。
材料:废旧布料(如旧 T 恤、毛巾)、泡沫塑料、棉花、缝纫线、胶水、彩色布料。
制作步骤:
1.先裁剪两块大小相同的布料,作为足球的外壳。可以用彩色布料装饰,增加趣味性。2.在两块布料的边缘缝合,留出一小口。3.将泡沫塑料或棉花填充到内部,确保球体柔软且有一定弹性。4.缝合剩余的口,确保内部填充物不外漏。5.最后,可以用彩色缝线或布料在表面绘制足球的经典图案,提高趣味性。此类手工足球轻便、安全,适合幼儿踢打和传递,既能锻炼手眼协调,又能增强运动兴趣。
(二)足球门的自制
足球门是足球游戏的重要场地设施,其自制应简便实用。
材料:塑料筐或废旧纸箱、绳索、彩色胶带、竹签或木棍。
制作方法:
1.以废旧纸箱裁剪出门框的形状,或用塑料筐作为门框。
2.用绳索或彩带将门框固定在两侧,形成一个可拆卸的门框。
3.在门框底部用竹签或木棍固定,确保稳固。
4.可以在门框上用彩色胶带装饰,增加趣味性。
幼儿园可以根据场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简易、稳固、便于移动的足球门。
(三)标志锥的自制
标志锥用于划定场地、设置障碍,帮助幼儿学习空间感和跑动技巧。
材料:废旧塑料瓶、彩色胶带、彩色纸、纸板。
制作步骤:
1.将废旧塑料瓶(如矿泉水瓶)清洗干净,去除标签。
2.在瓶口系上彩色绳索或用彩色胶带包裹,增加色彩。
3.在瓶身上贴上彩色纸或标签,便于区分不同的区域或障碍。
4.将制作好的标志锥放置在场地中,作为跑动路线或障碍物。
自制标志锥轻便易携,颜色鲜明,便于幼儿识别和操作。
(四)其他辅助教具
1.传球圈:用废旧轮胎或塑料圈作为传球目标,培养幼儿的传球技巧。
2.记忆游戏卡:用彩色卡片制作足球图案,结合游戏锻炼幼儿的记忆力。
3.反应训练板:用硬纸板或塑料板制作,配合声音或颜色变化进行反应训练。
四、自制玩教具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游戏设计,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自制玩教具融入多样化的足球游戏中。例如,利用自制足球进行“ 传接球比赛” 、设置“ 足球障碍赛” 、开展“ 足球接力赛” 等活动。通过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
(二)注重安全教育,确保使用安全
在使用自制玩教具前,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定期检查玩教具的完好性,及时修补或更换损坏的部分。
(三)结合规则教学,培养规则意识
在游戏中融入规则教育,让幼儿了解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比如,规定踢球的力度、传球的距离、场地的边界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规则意识。
(四)多样化的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促进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同时,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表现,调整玩教具的设计和游戏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五、自制玩教具的实际效果与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某幼儿园“ 足球快乐园” 项目
该幼儿园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多套足球玩教具,包括轻便足球、简易足球门和标志锥。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们参与了“ 足球趣味赛” 、“ 团队合作赛” 和“ 障碍跑” 等活动。结果显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明显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也得到了初步培养。
(二)案例二: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制作教具
某幼儿园鼓励家长参与到自制玩教具的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足球和标志锥,不仅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结合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足球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得到了提升。
六、自制玩教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虽然自制玩教具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趣味性强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质量不稳定:手工制作的教具可能存在不够牢固、尺寸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使用效果。建议加强制作工艺,采用标准化流程,确保质量。2.安全隐患:部分材料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应选择无毒、环保的材料,避免幼儿受伤。3.缺乏专业指导:部分教师缺乏制作经验。应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维护难度:长时间使用后,教具可能损坏。应建立维护和更换机制,确保教具的持续使用。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幼儿园建立自制教具的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并鼓励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创新设计。
七、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和DIY 文化的兴起,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将在足球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可以结合科技元素,开发智能化的自制教具,如带有声音或光效的足球,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分享制作经验和教学案例,推动幼儿园足球游戏的创新发展。
此外,应加强研究,结合幼儿发展特点,设计更符合幼儿需求的自制教具,丰富足球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
结语
幼儿园足球游戏的自制玩教具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工具,既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应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优势,丰富幼儿的体育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应继续探索创新的制作策略和应用模式,不断提升幼儿园足球教育的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伟.自制玩教具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学前教育,2019(6):56-58.
[2] 陈丽丽.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玩教具的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 幼教研究,2021(3):22-25.
[3]刘洋.基于游戏的幼儿足球教学策略探讨.当代幼教,2022(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