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

夏远萍

身份证号:230381198008301822

引言

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药学、工程学等多领域知识,旨在将药材转化为安全有效的药品。在整个制药过程中,药材质量是药品质量的源头和基础,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药材质量检验作为把控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药材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安全性检测等,确保投入生产的药材符合质量要求。然而,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制药行业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对药材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药材质量检验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深入研究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对提升制药工程质量、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而药材质量是药品质量的首要保障。不同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的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和安全性存在差异。通过严格的药材质量检验,可对药材的品种真伪、有效成分含量、有害物质残留等进行检测,确保投入制药生产的药材符合质量标准。只有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才能保证药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含量达标,避免因药材质量问题导致药品疗效不佳或产生不良反应,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规范药材市场秩序

药材市场品种繁多、来源复杂,存在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乱象。药材质量检验能够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市场流通药材的抽检和质量评估,查处不合格药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这有助于规范药材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使药材生产经营者重视质量,遵循行业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经营,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推动药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制药工程提供优质稳定的药材供应。

二、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检验标准体系不完善

当前药材质量检验标准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部分药材缺乏统一、完善的质量标准,不同地区或企业执行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质量评价缺乏一致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标准更新滞后,未能及时涵盖新发现的有害物质、新的检测需求,以及随着药材种植、加工技术发展带来的质量变化。此外,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部分企业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影响了药材质量的把控。

(二)检验技术相对滞后

虽然现代分析技术在药材检验中有一定应用,但整体检验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一些基层检验机构或小型企业,仍依赖传统的感官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观性强、准确性低,难以满足复杂成分药材的检验需求。而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等,虽然准确性高,但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普及程度有限。同时,对新兴的快速检验技术研究和应用不足,无法满足大量药材快速筛查的需求。

(三)检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药材质量检验工作专业性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然而,目前检验人员队伍素质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药材的品种特性、检验标准和方法掌握不全面,难以准确判断药材质量。同时,检验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不足,导致检验工作效率低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三、优化药材质量检验的策略

(一)完善检验标准体系

构建科学、统一、完善的药材质量检验标准体系是关键。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力量,对现有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针对缺失标准的药材品种,加快研究制定;对于已有的标准,结合新技术、新需求及时更新完善。同时,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企业和检验机构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实现药材质量检验标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

(二)创新检验技术与设备

加大对药材质量检验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快速、准确、便捷的检验技术和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提高其普及程度和操作水平。同时,加强对新兴技术如生物传感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等在药材检验中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对药材质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建立检验技术共享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药材质量检验技术的整体进步,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检验人员队伍建设

重视药材质量检验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高校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检验人才。企业和检验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新的检验标准、技术和方法。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检验人员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检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检验人员队伍。

四、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面临多方面挑战。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药材中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更加复杂,对检验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快,需要与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接轨,如何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化标准的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检验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压力增大。

(二)针对性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挑战,应加强对药材种植源头的质量监管,推动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残留。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交流,加强中医药标准国际化研究,推动我国药材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大对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鼓励检验人员自主学习和创新,提升应对新技术、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部门间协作,整合资源,共同应对药材质量检验面临的复杂问题。

结束语

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规范药材市场秩序、推动制药工程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尽管当前存在检验标准体系不完善、检验技术滞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且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完善检验标准体系、创新检验技术与设备、加强检验人员队伍建设等策略,以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药材质量检验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药材质量检验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为制药工程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助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渊博. 药材质量检验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5, (06): 14-16.

[2]谭超群. 面向中药材质量快速检验的视觉分析方法研究[D]. 四川大学, 2023.

[3]赵军宁. 中药质量检测及道地药材认证技术研究与推广. 四川省,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