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低碳目标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体系构建与实践

作者

丁玲

身份证号:370602198808121821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双碳” 目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战略。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 大户” ,其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 30%-40% ,碳排放占比超过 30% ,建筑工程的低碳化转型迫在眉睫。绿色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是推动建筑行业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然而,当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存在技术分散、缺乏系统性、实践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

二、基于低碳目标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体系构建

(一)节材技术体系

1.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浪费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运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三维建模与模拟分析,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材料浪费问题,如构件尺寸不合理、施工顺序不当等,从而优化施工方案。

2.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积极推广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等绿色建材。再生骨料混凝土以建筑垃圾等废弃物为原料,经加工后替代天然骨料制作混凝土,既能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降低天然骨料的开采量。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轻质、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可减少墙体材料用量和后期能耗。在某住宅小区建设中,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仅节约了 30% 的建筑材料成本,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

(二)节能技术体系

1.施工设备节能管理

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与优化管理。采用变频技术对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设备进行改造,根据实际负载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功率,降低能耗。建立施工设备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能耗数据,及时发现高耗能设备并进行调整或更换。某施工企业通过对塔吊进行变频改造和能耗监测管理,使塔吊能耗降低了 18‰

2.可再生能源利用

在施工现场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为施工现场的照明、小型设备供电;设置风力发电机为临时用电提供补充。例如,在某偏远地区的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中,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满足了施工现场 30% 的用电需求,减少了柴油发电机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和能源成本。

(三)节水技术体系

1.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系统

在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池、沉淀池等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用于混凝土养护、道路洒水降尘、车辆冲洗等。某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通过建立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系统,日均节约用水量达 20立方米,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

2.节水型施工设备与器具应用

采用节水型混凝土搅拌设备、节水型水龙头等施工设备和器具。节水型混凝土搅拌设备通过优化搅拌工艺和水循环系统,减少搅拌过程中的用水量;节水型水龙头采用感应式或限流装置,避免水资源浪费。在某建筑装修工程中,使用节水型施工设备和器具后,施工现场用水量较传统施工方式减少了 40‰

(四)节地技术体系

1.施工总平面优化设计

运用 BIM 技术对施工现场总平面进行优化设计,合理规划施工临时设施、材料堆放场地、施工道路等布局,减少临时用地面积。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临时设施,如装配式活动板房、装配式围墙等,施工结束后可拆除并重复利用,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在某城市地铁建设项目中,通过优化施工总平面设计和使用装配式临时设施,使临时用地面积减少了

25‰

2.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等,增加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减少地面建筑占地面积。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合理开发地下空间,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 30% ,有效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五)环境保护技术体系

1.扬尘污染控制技术

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安装喷淋降尘系统,对易产生扬尘的土方作业、材料装卸等环节进行重点控制。采用覆盖防尘网、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排放。例如,在某城市道路施工项目中,通过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 2.5 米,并安装自动喷淋降尘系统,使施工现场扬尘浓度降低了60% ,有效改善了周边空气质量。

2.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音、消声等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罩、安装消声器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在某学校附近的建筑施工项目中,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施工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减少了对周边师生的影响。

三、基于低碳目标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实践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

某超高层绿色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 20 万平方米,建筑高度 280 米,是集办公、商业、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项目以实现低碳目标为核心,全面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体系。

(二)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在节材方面,利用 BIM 技术优化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损耗;采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降低墙体材料用量。节能上,安装高效能空调系统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精准控制;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达 50 万度。节水方面,建立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系统,同时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施工设备。节地方面,优化施工总平面设计,减少临时用地;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和设备用房。环境保护上,设置围挡和喷淋降尘系统,控制扬尘污染;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噪声污染。

(三)实施效果

通过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该项目较传统施工方式节约钢材 1500 吨、水泥 8000 吨,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3000 立方米;实现年节约用电量 200万度,节约用水量 5 万立方米;施工现场扬尘浓度和噪声值均符合国家标准,碳排放总量较同类项目降低了 25%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低碳目标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体系,可降低资源消耗与碳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未来,随科技进步和低碳发展要求提高,该体系将不断完善创新。一方面,加强新型绿色施工技术与材料研发,如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应用、高性能绿色建材开发;另一方面,优化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施工智能化监控管理,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水平低碳化、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文.低碳视角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以成都市某项目为例[J].绿色建筑,2025,17(03):117-120+134.

[2]闫文秀,潘映兵,王波,等.“ 双碳” 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J].居业,2025,(05):31-33.

[3]麻安平,戴天宇.建筑业绿色低碳施工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25,(0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