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与信号分析
柳晓松 周洪光
身份证号:130425198511180619;身份证号:142424198804212319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保障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建筑内部供水与排水的关键任务。然而,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以及管道老化、施工质量缺陷、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给排水管道漏损问题日益突出。管道漏损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增加供水成本,还可能导致建筑地基沉降、墙体渗漏、室内设施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传统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检测方法,如音听法、压力波法等,主要依赖人工巡检或简单的物理检测手段。音听法受检测人员经验和环境噪声影响大,检测效率低且难以发现微小漏损;压力波法虽能检测一定距离内的漏损点,但存在定位精度不高、易受管道系统复杂性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对给排水管道漏损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的需求。光纤传感技术以其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可实现长距离分布式监测等优势,为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1.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特点与检测难点分析
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具有隐蔽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管道通常埋设于地下或墙体内部,漏损发生初期不易察觉,往往在出现地面渗水、水压异常等明显现象时,漏损已持续一段时间,造成较大损失。漏损形式包括管道破裂、接口渗漏、管件损坏等,不同形式的漏损产生的信号特征差异较大。此外,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结构复杂,管道分支多、走向曲折,且与其他管线、建筑结构相互交错,增加了漏损检测的难度。在检测过程中,环境噪声干扰严重,如城市交通噪声、建筑内部设备运行噪声等,会掩盖漏损产生的微弱信号,导致检测信号信噪比低,难以准确识别漏损信号。同时,管道材质、管径大小、埋设深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漏损信号的传播特性,使得不同条件下的漏损信号表现出不同特征,通用的检测方法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管道环境,给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的精准检测与预警带来巨大挑战。
2.光纤传感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的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在光纤中传输时,外界物理量(如应变、温度、压力等)变化会引起光的强度、相位、波长等参数改变的原理,实现对被测量的感知与监测。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沿管道铺设光纤,实现对管道全程的实时监测。当管道发生漏损时,漏损处水流冲击、温度变化等会引起周围环境应变或温度的改变,进而导致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发生变化。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处理,能够判断漏损是否发生,并确定漏损位置。例如,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利用光纤中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与温度、应变的线性关系,精确测量管道沿线的温度和应变分布,从而检测漏损点;基于瑞利散射的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通过检测光纤中背向瑞利散射光的强度变化,实现对漏损位置的定位。光纤传感技术不受电磁干扰,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且能实现长距离、连续监测,无需在管道上大量布置传感器节点,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成本,非常适合建筑给排水管道这种分布范围广、环境复杂的监测场景。
3.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光纤传感信号分析方法为准确实现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需对光纤传感信号进行有效分析。在信号预处理阶段,采用数字滤波、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去除环境噪声、设备噪声等干扰,提高信号质量。针对漏损信号的特征提取,结合漏损产生的物理机制,提取光信号的强度变化、频率特征、相位偏移等关键特征参数。例如,通过分析布里渊频移的变化量和变化趋势,判断漏损的严重程度;利用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获取漏损信号在不同时间和频率下的特征分布。在漏损定位算法方面,基于光信号的传播时间和速度,结合管道的实际布局,采用定位算法计算漏损点位置。常用的定位算法包括基于阈值判断的定位方法、基于模式识别的定位方法等。基于阈值判断的方法通过设定合适的信号阈值,当检测到的信号超过阈值时,判定该位置存在漏损;基于模式识别的方法则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学习漏损信号与正常信号的模式差异,实现对漏损位置的精准识别。通过这些信号分析方法,能够从光纤传感信号中准确提取漏损信息,实现对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的及时预警和精确定位。
4.光纤传感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的应用案例验证
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给排水系统为例,验证光纤传感技术在漏损预警中的有效性。该商业综合体建筑给排水管道分布复杂,管道总长度达数千米。在管道铺设过程中,沿管道全程铺设分布式光纤,并建立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系统运行初期,通过对正常状态下的光纤传感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建立管道运行的正常信号模型。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检测到某段管道的光纤传感信号出现异常,经信号分析和定位算法计算,确定在地下二层的一段排水管道存在漏损,漏损位置误差小于 1 米。维修人员根据定位结果迅速找到漏损点,发现是由于管道接口老化导致渗漏。修复漏损点后,系统监测信号恢复正常。该案例表明,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并实现精确定位,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漏损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因漏损未及时发现而造成的更大损失,验证了光纤传感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本文研究了光纤传感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中的应用与信号分析方法,分析了管道漏损特点与检测难点,阐述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方式和信号分析手段,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光纤传感技术为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途径。但目前在复杂环境下的信号处理精度、系统成本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优化信号分析算法,降低系统成本,推动光纤传感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漏损预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百来,范荣国.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5,34(05):10-12.
[2] 刘 润 宇 . 市 政 给 排 水 管 网 漏 损 问 题 研 究 [J]. 全 面 腐 蚀 控制,2024,38(11):72-74.DOI:10.13726/j.cnki.11-2706/tq.2024.11.072.03.
[3] 张 博 . 东 阿 县 地 下 给 排 水 管 网 漏 损 检 测 及 展 望 [J]. 新 农民,2024,(1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