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量词“个”的定语标记功能探源与认识

作者

龙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1. 引言

现代汉语定语标记以“的”为典型,常构成固定结构“定语+的+中心语”,如慷慨的军人、义无反顾的态度等。“的”标记的特点是:意义虚化、功能固定、位置固定。而在汉语方言及民族语中存在一部分功能与“的”类似的定语标记词,如宿松方言的定语标记“里”1、无棣方言的领属定语标记“勒”和关系从句标记“底”2,经过考察,这些词可作为特殊的定语标记,其功能与“的”标记有所出入。一些学者认为“这”“那”等指示词也可以作定语标记[1](胡邦岳2019、陈玉洁 2007、吕红梅 2012)。

本文认为,因为语法化,量词“个”也发展出了定语标记的功能。例如:

(1)男孩高兴极了,把树上的苹果摘了个精光。(《中文》修订版)

(2)我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

(3)莫怪说,你个骨是乞骨。(《张协状元》第四出)

例(1)表示动作完成,不具有数量意义,类似于“得”;例(2)表现出虽然刚毕业,却也知道这个道理,凸显“刚毕业”的身份值很小,计数功能并不明显。例(3)中“个”表属性关系,类似于结构助词“的”。基于此,本文将回顾汉语定语标记相关研究,讨论量词“个”发展出定语标记功能的缘由及路径。

2. 相关研究回顾

(1)汉语定语标记的发展及定义

定语标记的根本功能是凸显。​胡邦岳(2019)认为:处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位置起“连接”作用,因语义虚化和高频使用而出现结构 是汉语定语标记。[2] 定语标记是重要的功能标记,其功能旨在凸显其前定语或者其 认为定语标记指定中结构里附于定语后的“虚词”,由指示词发展而来的 汉语定语标记的主要发展轨迹是“之、底、的”。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 音分化。 吕叔湘(1984)认为,现代汉语虚词“的”在历史上的前身是“底”或“ 后 和“地”语音趋同而统一为“的”。

而“个”的语法化现象不是突变的,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石毓智(2002)认为量词不能直接发展成为结构助词,必须经过指代词这一中间环节,即:量词→指代词→结构助词。汉语的“数 + 名”短语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零标记的,随着量词语法范畴的建立,汉语的数量短语经历了以下抽象格式的变化:修饰语 +中心语→修饰语+ 语法标记+ 中心语。[5]

并不是所有量词都会产生语法化,有对象、语境、语体的限制。 (2007)曾对独立使用的量名结构及其定语 标记功能做过考察。 发达型语 或者 的指示词可以省去,量名结构单独出现、意义完整, 具有定 并不代表推翻了量词性质,只能叫做“具有助词性质、具有定语 的用法及其它语言的用法来完善普通话的某些结构。吕红梅 为 是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词缀、动量词、 在方言中。在现代汉语中“个”虽然借鉴吸收了 些其它语言 但它的语法功 此不能轻易推翻“个”的词性,“个”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量词,作为功能词还不能进入虚词的系统中。

有关“个化”现象,根据目前“个”的使用频率,吕红梅(2012)认为只会发展,不会退化,而且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8]“个”语法化后会与更多的实词搭配使用,继而产生丰富的语义功能和构式搭配。王志武(1999)运用实例,从“个”的搭配、“个”能否省略以及“个”与前后词语的关系方面出发比较了量词“个”与非量词“个”的不同。[9] 张谊生(2003)从共时平面分析了“V 个VP”结构及其“个”的性质,从历时平面考察和讨论了“个”虚化为助词的动因和轨迹。[10]

(2)量词作定语标记的研究

量词在数量名结构中的作用是修饰,与数词的计数功能相比,量词用以说明中心语事物的量貌特征,显得不那么必须,如果省略量词依旧不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那量词何以发展出定语标记功能呢?

高频率使用是语法化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缺少形态的汉语强调分布和频率。汉语量词丰富,与数词名词搭配频繁。一些语境下,不使用量词亦不会影响理解,但使用量词已经成了习惯。“个”的语法化现象不是突变的,而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石毓智(2002)认为量词不能直接发展成为结构助词,必须经过指代词这一中间环节,即:量词→指代词→结构助词。汉语的“数 + 名”短语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零标记的,随着量词语法范畴的建立,汉语的数量短语经历了以下抽象格式的变化:修饰语 + 中心语→修饰语 + 语法标记+ 中心语。[11]

并不是所有量词都会产生语法化,有对象、语境、语体的限制。陈玉洁 2007)曾对独立使用的量名结构及其定语标记功能做过考察。她认为 言或者 的指示词可以省去,量名结构单独出现、意义完整,具有定语 不代表推翻了量词性质,只能叫做“具有助词性质、具有定语标 记功能” 借鉴 的用法及其它语言的用法来完善普通话的某些结构。吕红梅 认为 样是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词缀、动量词、补语 方言中。在现代汉语中“个”虽然借鉴吸收了一些其它语言的用法, 但它的语法功 此不能轻易推翻“个”的词性,“个”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量词,作为功能词还不能进入虚词的系统中。

“个”的量词性和助词性是一个颇有争论的语法化问题,不需怀疑的是:“个”目前正处于语法化的中间阶段,“个”已经具有很大程度的助词性质。而其中哪些内容是关于定语标记的、路径是怎样的,是接下来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3.“个”的典型量词功能

现代汉语中,“个”是个体量词、被称为万能量词,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个”还可以修饰有专有量词的名词或短语,如一颗(个)手榴弹,一架(个)床、一名(个)学生。

“个”修饰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如一个头、一个手提包、一个家、一个果等。

“个”使得语义具有“独立、单独”的特点。尹常乐、袁毓林(2021)认为,数量短语“一个”带有“小量”的附加色彩,这种“小量”体现在“用时短”或“迅速发生”等时量方面,形成了“一个 XP”结构,表示快速或突然的语义特征。[14] 如,一个箭步。

典型量词“个”使用非常广泛,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个”在使用频度最高的前 8000 词中居于第九位,是其他的量词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因为高的使用频率、广泛的使用环境,才使得“个”成为争论最多的词语之一。

总之,典型量词“个”前面可以加上任意数词,语义上只会有数量变化,结构关系不改变。

4.“个”的语法化

“个”的语法化使其具有了非量词功能,但是,非量词功能中又有多重内容。李小军(2016)认为现代汉语方言中“个”具有个体量词、种类量词、定指、称代、程度、方式、话题标记、定冠词、修饰语标记(定语/ 状语)、领属语标记、名词标记、语气词、补语标记等多种用法。[15]

本文认为“个”的定语标记功能主要包含两种功能,一是非典型量词功能,二是助词功能。虽然“个”的忖音也属于语法化,但不属于本文讨论的定语标记功能范围。

(1)非典型量词“个”

非典型量词“个”是相对于典型量词“个”来说的,是说“个”仍有一定的表量貌功能但是不明显,更多地是在语义等方面贡献作用。此时“个”的前面只能能加上数词“一”及其它特定的几个数词,但不可以加上任意一个数词,否则句子不成立或者会使语义发生变化。

部分的“个”有一定连接结构成分的作用,不可以省略,否则句子将不成立或者语义发生了变化。

用在动宾结构中,强调后面的宾语。例如:

(4)在外头这几年,没落着别的,只落了个好名声

前凸显,用在定中结构中,强调中心语的某一特点。例

(5)好个孩子,要是有些原故,可不叫人疼死。​《红楼梦》

与“连、就、只是个”等使语义“贬值”的词搭配,具有深重地表达效果。例如:

(6)你只是没个贼胆罢了。​(贾平凹《废都》)

(7)他儿子要是能当上个处长可就出人头地啦

例6 中,“贼胆”是说话人对听话人“你”的一种

例 7 一句中,在说话人眼中,“处长”是个大官,语义升值,表达出对“当处长”的惊羡与感叹,凸显后位的处长身份。

1 注:该语料来自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者黄晓雪,文章名《安徽宿松方言的定语标记“里”》。

2 该语料来自于文献《无棣方言的领属定语标记“勒”和关系从句标记“底”》,作者张金圈,《汉藏语学报》2011 年第5 期。

(8)你个妖精哪里跑。(《西游记》)​

例8 中的“个”是后凸显,意在说明妖精身价“低”,除妖者对妖精身份的不屑,语句语义贬值。(2)结构助词“个”

“个”语法化后可作为结构助词,说明属性关系、或取消句子独立性。石毓智(2002)指出,量词向结构助词的演化必须经过指代词这一中间环节。又进一步论证了本为“无定”语义特征的量词是在什么样的句法环境中逐步获得具有“有定”语义特征的指代词用法的。[16]

本文判断这里的“个”是结构助词的依据是:其一,前面不能加上任何数词;其二,后面的成分可以是前位成分的补语,类同“V 得A”结构;其三,前后位成分之间有所属关系,类同“N 的N”结构。

助词“个”前面不能加上数词,否则语义、语法上都不成立。例如

(9)落个耳根清净。

用在动补结构中,表夸张义,相当于“得”,分为两种。例如:

(10)完成义: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中文》(修订版)

(11)状态义:女孩哭个没完没了。​《中文》(修订版)

(12)喝个痛快​ 喝得痛快​

(13)打个落花流水​ ​打得落花流

(14)看个仔细​ 看得仔细

用在名词与名词之间,说明所属关系,相当于“的”。例如:

(15)山高处个人 ,​好似奴家张解元。​(《张协状元》第四十一出

(16)吴语四甲方言中,我个铅笔、上学个问题、你做个灯笼真漂亮

例 15、16 中的“个”作结构助词,说明中心语的领属对象,用来补足结构,说明领属关系。即山高处的那个人、我的铅笔、上学的问题、你做的灯笼。

(3)“个”的忖音

“今儿个、明儿个、考个北京大学、打了个三天三夜、到底是为个什么等”,这里的“个”基本上不承担句法功能和理性意义的表达,只是表达一些其它的色彩意义并且具有音韵上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作用,一些学者认为这里的“个”是音节助词。

5.“个”的语法化路径

本文认为“个”的语法化是从量词开始的,经历了非量词用法 - - 助词用法的渐进性过程。语法化现象的产生和迁移离不开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双重作用。作为实词的 演变为虚化意义的定语标记是高频使用的结果,高频使用使其具有较强的组合能力,衍生出了更广泛的词义和词功能。Bybee 强调:语法化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重复,这是词语语法化进程的必要条件。3 具有足够的使用频率越高的实词就越容易虚化。

典型量词阶段,“个”在数量名结构中使用,表示事物的量。后来“个”所具有的完整、小量语义开始发挥作用,进而衍生出非典型量词功能,搭配数词不再任意。

非量词功能阶段,“个”已经不起“定界”的作用,不表示量的语义特征。并且意义进一步的虚化,与结构的依赖关系也更强。但是,“个”与整个结构的联系仍是较为松散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很多,如 *V 个 A* 结构中,“个”的前面可以加上“得”或“一”,而且还可以被“得”字替换。例如:

(17)雨下个不止。 ​雨下一个不止。 雨下得不止。

结构助词阶段,“个”已经没有任何的理性意义,仅仅在结构中成为起连接作用的助词,这可以通过替换和扩展看出来。结构助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是在方言中。 如张永哲(2023)《陕西凤翔方言指示代词“个”的读音、功能和来源》、王双成(2015)《西宁方言量词 个”的特殊用法》、廖婷婷(2013)《抚州方言量词“个”的语法化》、董鑫(2022)《唐山方言连词“一个”研究》、孙立新(2004)《关中方言的“个”》。

詹保红(2018)对《石头记》中的量词“个”的用法进行了研究,其中的非量词用法达到了 109 种,它们大多起着修饰、指示词、结构助词的功能。介于实词虚词之间的空间里存在半量半助词性的“个”,使用频率也介于二者之间:量词> 半助半量> 助词。[17]

可将“个”的三个语法化阶段梳理如图:李向华. 汉语中“个”的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2004.

6. 结语

本文认为量词“个”的不同程度语法化为汉语带来了其他量词所不具有的功用,要根据语法化方向去判断具体用法。作为非典型量词时,“个”可表示凸显、强调,位置灵活。作结构助词时,语法化程度较非典型量词更高,常用在定中结构中表示领属关系。

但词性判断上需要注意:助词“个”是由量词“个”发展来的[18],可以正式将“个”视为虚词、或结构助词、或标记词语,因为这个阶段的“个”已经不发挥量词功能。而非典型量词“个”还不能视之为虚词,因为其仍有表示量貌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邦岳. 现代汉语定语标记认知凸显及其句法、语义表现[J]. 新疆大学学报,2019(05):123-132.

陈玉洁. 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J]. 中国语文,2007(06):51

吕红梅. 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12,06.

[2] 胡邦岳. 现代汉语定语标记认知凸显及其句法、语义表现[J]. 新疆大学学报,2019(05):123-132.

[3] 王远杰. 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8.

[4]吕叔湘.论“底“”地”之辩及“底”字的由来[J].金陵、齐鲁、华西大学中国文化汇刊第三卷.1984,122-31.

[5] 石毓智 .​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 [J]. 方言 .​2002(02):117-126.

[6] 陈玉洁 . 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 [J]. 中国语文 ,2007(06):516-530+57

[7] 吕红梅 . 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 [D]. 黑龙江大学 ,2012,06.

[8] 吕红梅 . 现代汉语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