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职音乐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融合策略研究

作者

王璐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316100

引言:

随着浙江舟山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机遇,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还未实现与产业有效的对接,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使其培养出行业适用的创新型音乐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实现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

1. 高职音乐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于有着独特海岛文化和本地资源的浙江舟山地区来说,音乐教育有着无穷无尽的创作素材,不能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的高职音乐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合该专业又服务于行业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两者进行融合就是时代的需要。

2. 当前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区域文化产业对高职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不足

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音乐教育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是脱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缺陷,毕业生不能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就业。文化产业真正需要的是富有开拓性、掌握地方特色的专业音乐人才,但高职音乐教育目前却重点发展于基础教育,忽视了行业对具有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2]。

2.2 高职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与区域文化产业需求脱节

高职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对区域文化产业需求的脱节。依然以单一音乐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对学生进行的地方文化的挖掘利用缺乏课程设计[3]。

3. 区域文化产业视角下高职音乐教育融合路径

3.1 改进高职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目前,高职音乐教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相对陈旧,对文化产业地方现实需求不够敏锐,只有让课程内容设置立足地方文化特点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整合学科本土特色课程内容与多元化的特色课程内容,比如地方民间音乐文化、地方海洋文化的融入,不仅要学习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对地方的文化特色进行改编与转换,转化为具有商品属性的文化艺术产品,还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多用市场调研、了解文化产业方面的相关需求等,以保证课程内容设置的先导性、综合性,还要让学生掌握在多变的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文化创作需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场景进行展现[4]。

3.2 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平台建设

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校企合作也是提高高职音乐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与文化产业的衔接。高校应加强与当地文化产业企业、文艺团体、音乐公司、企业之间的长效与稳定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生产和创作的一线工作中去,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这样学生能够在生产、创作的一线真正了解产业所需,学会真正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比如双方可以开设音乐制作、艺术策划、文化管理和一些相关的实训课程,建立企业合作基地,通过企业指导老师的带领,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中一些具体的、真实的生产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适应能力 [5]。

3.3 培养符合区域文化产业需求的创新型音乐人才

高职音乐教育的对象,不应定位为技术型人才,更应是创新与跨界人才。从区域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对学生创意精神的启迪,使学生不只是文化产业的实施者,更是文化创意的生产者。教育者应鼓励学生打破学科限制,拓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演奏能力、管理能力与策划能力 [6]。如开设创意音乐工作坊,使学生从概念到实践,全程参与全过程的管理。教师还应当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对于跨文化现象具有敏锐的感受与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往与协作能力。

结束语: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高职音乐教育与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提高文化产业档次,进行高职音乐教育的课程革新、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文化创新方面加强发展,从而推动文化产业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丽琼 . 高职音乐教育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 : 路径 , 挑战与对策 [J]. 风采童装 ,2024(6):0025-0027.

[2]樊文华,莫然.”毛傩戏”文化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实现活态传承的探究[J].戏剧之家 ,2025(3):45-47.

[3] 王倩 . 多元文化下高职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37(2):108-110.

[4] 李艳艳 . 民族音乐传承视域下高职音乐教育创新研究 [J]. 知识窗(教师版),2024(5):72-74.

[5] 谢佩君 . 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J]. 戏剧之家 ,2023(30):171-173.

[6] 熊晶 , 段雅梦 . 高职音乐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路径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4(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