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

作者

杜鹃

邯郸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0560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传统以知识点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大单元教学以主题为引领,将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采用大单元教学意义重大。从知识体系构建来看,传统教学知识点分散,学生难以形成完整认知。大单元教学以主题为引领,将相关知识点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搭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层次,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避免知识的碎片化与孤立化,使知识学习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在能力培养方面,大单元教学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设计层面:精准性与整合性难以平衡

新课标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要求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目标既要精准对应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又要实现单元内各知识点的有机整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精准性与整合性往往难以平衡。部分教师为追求精准落实核心素养,将大单元教学目标拆解得过于细致,导致目标零散,失去了大单元教学整体性的优势,学生难以从宏观上把握知识间的联系。相反,若过于强调整合性,目标设定又可能过于宽泛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精准把握教学方向和重点,学生也不清楚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2 教学内容组织层面:知识衔接与拓展深度把控不当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组织,以实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知识衔接与拓展深度把控不当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可能由于对教材体系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知识衔接不自然,出现内容断层或重复的情况。比如在将不同章节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整合时,若没有梳理好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学生就难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拓展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

2.3 教学评价实施层面:评价方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在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方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目前,许多教师仍然以传统的纸笔测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和简单应用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此外,现有的评价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案。

3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路径

3.1 立足核心素养,精准规划大单元教学目标体系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要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五大核心素养。在大单元教学路径中,首先要依据这些核心素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准规划教学目标体系。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大单元为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目标可设定为让学生能从宏观现象(如反应的快慢、体系颜色的变化)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从微观粒子(如分子、离子的碰撞)层面理解其影响因素;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目标则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动态变化的,且存在一定规律。

3.2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逻辑连贯的大单元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知识繁多且分散,大单元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整合。教师要打破传统章节界限,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的概念、原理、实验等知识有机串联起来。例如在“有机化学基础”大单元教学中,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为主题,将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等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命名规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梳理。

3.3 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大单元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创设与生活、生产、科研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大单元教学中,创设“海边铁制码头生锈严重”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铁生锈的原因,并提出防护措施。

3.4 多元评价反馈,促进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实验操作技能、小组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必然选择。通过精准设定教学目标、深度整合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和多元实施教学评价,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构建一个更加系统、高效、富有活力的化学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大单元教学路径,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大单元教学的支持和引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以“物质的量”为例 [J].郭琦荣 . 家长 ,2024(04)

[2] 基于“学科提炼”栏目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J]. 吴北梅 . 中学教学参考 ,2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