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祁帆
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可克达拉市 835219
1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特点
1.1 高度自动化
智能技术使电力工程施工中的众多设备和流程实现高度自动化。例如,智能塔吊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和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自动完成起吊、移动和放置重物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风险。同时,自动化的混凝土搅拌设备能够精确控制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为电力工程的基础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1.2 精准监测与预警
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能够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精准的监测。比如,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可以监测电缆的温度、拉力、绝缘性能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电缆损坏或故障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建筑物沉降等情况也能进行长期监测,为施工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1.3 数据集成与分析
智能技术实现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数据的集成与分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如设备运行数据、施工进度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等,都可以被收集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够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可以预测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提前安排维护计划,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根据施工进度数据和质量检测数据的关联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1.4 远程操控与协同
借助智能通信技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远程地点,通过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监控。这在一些危险或难以到达的施工区域尤为重要,如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高空作业等。同时,智能技术还促进了施工团队之间的协同工作。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共享的信息平台,实时交流施工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 施工规划的智能设计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规划阶段就能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工具,施工团队可以对施工场地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三维建模。通过深入分析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下管线分布等大量数据,智能算法能够迅速生成多种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方案。这些方案不仅会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工期、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细致的比选,帮助施工团队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智能设计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能够根据实时更新的数据对方案进行灵活的优化和调整,确保施工规划始终与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规划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设备监控与故障预警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施工设备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强大功能,可以对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这些智能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收集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电流等关键参数,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比对,智能系统能够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预警信息,提前安排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有效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的施工中断,从而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还能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历史数据,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3 施工安全的智能保障
施工安全是电力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智能技术为施工安全保障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可穿戴设备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心率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位置、运动状态和生理状况。一旦施工人员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设备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及时进行救援。在施工场地部署智能监控摄像系统,通过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的实时监测,并对潜在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识别。该系统具备自动语音提示与警告功能,以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从而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4 质量控制的智能管理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部署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对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用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坍落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智能检测系统可以对设备的电气性能进行自动测试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此外,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安全、不可篡改的记录,实现质量追溯和责任认定,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风险,为电力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
2.5 进度管理的智能协同
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参与方,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至关重要,因此进度管理的协调难度较大,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智能技术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实现施工进度的智能协同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各参与方可以实时共享施工进度数据,无论是设计变更、材料供应情况还是现场施工进度,都能在系统中得到及时更新和反馈,使得各方能够全面了解工程的整体进展情况,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决策失误。智能算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可以根据实际进度数据对施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源和工序,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从而保障工程按时完成。此外,系统还能自动生成详尽的进度报告,涵盖各项关键指标和数据分析,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更为先进的是,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直观的施工指导和培训,通过模拟真实的施工场景,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施工要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保障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确保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其应用特点包括高度自动化、精准监测与预警、数据集成与分析、远程操控与协同等;应用要点涵盖施工规划、设备监控、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等,为电力工程施工带来巨大变革。随着科技进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广阔。未来,有望与电力工程施工深度融合,拓展应用范围,提升应用水平,推动施工向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发展,为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小军 .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 光源与照明,2025,(03):248-250.
[2] 王博,吕慧卿 .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J]. 光源与照明,2025,(02):243-245.
[3] 郑志军 . 智能节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成本效益分析 [J].石化技术,2024,31(08):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