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作者

张永琨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水利希望小学 233443

引言:

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回顾,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将新旧知识串联,是推动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但传统语文作业内容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以誊抄、背诵的方式呈现,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用,与“双减”的要求相违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当下一种新的作业设计方式,其可以实现以学生为基础,设计相对应的作业,是实现时间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明确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价值,以“双减”政策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不一样的学习环境,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

1、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意义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将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作业设计中,其可以实现从整体的角度入手,通过层次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快速地抓住知识的核心,引领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推动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且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其可以与其他教学模式融合,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整个作业更具有层次性,使学生可以主动投入作业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

2、“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2.1 立足课本知识,优化作业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目标设计,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评价的标准,还可以实现作业设计纠偏,让教师可以快速地了解作业设计中的问题,明确设计的方向,从而保障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质量。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作业目标与单元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是单元目标的延伸。所以在作业目标设计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本知识,梳理作业设计思路,确立单元作业目标,为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提供保障[1]。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该单元是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引领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与发展历史等。在明确作业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加快作业设计,确定后续作业的形式。比如,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的问题,在传统作业设计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反复书写错误的字词等,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错误的原因入手,为学生整理出关键词辨别的技巧,并打印出来,让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可以总结经验,成为知识的主人。

2.2 优化作业载体,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人们对国家认同感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所以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一线教育也加入教学模式研究中,衍生出大量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也可以为作业设计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助力,丰富了作业的载体。所以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教师也需要主动借助新教学模式的优势,优化作业载体,使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有趣和富有深度。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该单元是以“提问”为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提问状元”的主题活动,并设计了相对应的任务,学生对提问有了基本的理解。因此在作业设计中,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所以这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创作性的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通过线下实践、线上观看视频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课本的内容,撰写一篇科普性的小论文。通过该方式,可以推动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的提升,并让学生在操作、创作中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形成对科学独特的见解 [2]。

该作业内容相对较为简单,而针对难度相对较大的单元,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生,设计层次性的作业内容,实现以具体的任务、问题等为引导,降低作业的难度,辅助学生利用简单的知识,去解决复杂的知识。比如,在对学生进行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大自然的生灵”为基础,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设计“旅行手册”“旅行日记”“坐上旅行小火车”等任务,并设计“绘制旅行路线”“乘坐游览观光车”等子任务,通过该方式,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体会课本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可以了解课本中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提高学生对风景的描写能力。

2.3 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学生能力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若采用同样的作业内容,会影响处于学习两端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利于“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理念的实现。分层教学是当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可以实现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作业内容,真正实现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可以有所收获。所以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的优势,完成学生的评估,让学生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总结故事内容、挖掘主人公行为动力等作业,通过总结故事内容,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通过挖掘主人公行为动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而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而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学生的“画像”,设计不同的任务。比如,发现学生活泼好动,可以将总结故事内容的活动,设计为口述的方式,让学生将口述的内容上传到平台中,由教师在线上完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估,确保作业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3]。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方式,可以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归纳,并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分析、吸收知识,是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也需要明确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价值,从作业目标、作业载体、作业模式等方面入手,优化作业内容,通过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助推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金春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09):9-11.

[2] 毛凤伟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J]. 河南教育( 教师教育 ),2025,(05):32-33.

[3] 黄孟治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J]. 名师在线 ,2024,(3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