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策略研究
颜颖玮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437
阅读空间属于图书馆空间服务的一种创新形式,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图书馆所创立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1]。近年来随着阅读空间研究的蓬勃发展,学者们根据阅读空间经历的发展阶段,把阅读空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智慧空间等 [2],在功能上突破了图书馆传统的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在技术上也新增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空间的基础设施,强调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为一体的图书馆新型空间服务模式。可见,阅读空间已然成为图书馆重点关注的领域。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而言,基于传统的图书馆理念和经费等原因,在阅读空间的构建上重视不足。故笔者对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策略作些探讨,以期为同类图书馆提供借鉴。
1. 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的意义
1.1 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政策扶持,职业教育已步入关注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职业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在推动学校教育水平高质量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图书馆需在助力学校专业建设、教师教学与科研辅助,学生的第二课堂等方面做更深入的服务探索。图书馆的阅读空间构建作为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新形式,涵盖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图书馆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图书馆馆员队伍服务教学科研进一步专业化,在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同时,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1.2 体现学校图书馆功能定位
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作为空间服务的创新形式,凸显出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显性和隐性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其中,显性功能包括其作为学校公共空间的标志性作用,而隐性功能则体现在图书馆服务形式的拓展,新时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增强对师生读者的用户粘性等方面。其显性功能拓展了学校自身的公共空间形式,增强了职业院校的人文氛围,丰富了校训、校规、注重实践等元素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隐形功能对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与可持续发展提出要求,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是对其隐形功能实现的有力举措。
1.3 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职业院校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上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体现在阅览服务、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阅读推广方面等;师生在上述服务中的参与度较高,职业院校图书馆与系部也推动了学生参与相关读书活动的热情,比如我校图书馆有近百名学生参与活动,并荣获了一定的奖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但是随着业界对阅读空间的关注,终身学习理念对教育界的影响,对职业院校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关注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应以阅读空间的构建为突破口,创新现有的服务模式,致力于构建融合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建设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阅读空间,以基础设施的更新完善打造新型实体空间,同时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师生的学习需求等购置专业数据库或数字化设备等;从而突破目前传统服务模式,充当好师生教学科研、学习实训的辅导中心,助力学生学习能力与学校办学能力的双重提升。
2. 阅读空间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优势及建设重心
2.1 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优势
一职业院校图书馆的馆舍条件有利于阅读空间的构建。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图书馆馆舍建设也受到很多院校的重视。如我校图书馆在 2015 年时完成了新馆的建设,比旧馆面积增加近千平方米。在此馆舍条件下对图书馆内部空间进行改建,辟出专门区域打造阅读空间提供了空间环境优势。二职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职业院校图书馆根据生均图书的标准购置文献资源,故拥有数量充裕的馆藏资源。同时,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需求,职业院校图书馆购置了多种类型的馆藏资源,包含和学校开设专业相关的纸质图书,综合类纸质期刊和电子图书、以及共享数据库等。在阅读空间的资源构建过程中,一些专业或专题图书可迁移至阅读空间内,减少纸质文献资源的二次建设。三政策扶持。2020 年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指南》,2021 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可见,多个省份对学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包括建设指引等提出了标准,职业院校图书馆借此契机,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阅读空间。
2.2 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重心
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重心可从实体建筑、资源建设和师生需求三方面来把握。首先,实体建筑方面,包括阅读空间的室内装修、布局以及所需具备的设施设备,同时考虑空间内采光、动静分离的功能分区以及温湿度控制等。其次,资源建设。阅读空间的资源建设需考虑到其是否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从而购置虚拟数据库资源,需考虑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师生需求。职业院校图书馆在空间建设前期和建设完成后,都需对师生需求进行调研,提升阅读空间的实用性,保证阅读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 国内外学校阅读空间实例借鉴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以帮助专业发展为抓手,艺术设计是该校的重点专业,打造了艺术专题共享空间,包含设计、研修、交流等多项功能,满足了师生读者的专业教学、研究、实践等多元化需求[3]。
加拿大 2020 年医博类排名前 6 且为加拿大 U15 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的高校图书馆的学习空间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4]。上述 6 所加拿大高校分别开设了学习协作空间、多元特色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空间类型较为齐全,分别满足读者个人学习、协作交流、提高创新能力甚至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需要。读者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科研、小组研讨、创作实践等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学习空间。另外,加拿大的这 6 所高校制定了空间使用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空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同时保证读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例如,以上加拿大高校设有空间预约制度,空间使用前需提前预约,预约后一段时间不使用或无故变更预约不告知馆长达到一定次数,读者的预约权限会受到限制。以上加拿大高校也制定了音量约束制度,比如对制造音量过大的读者进行罚款,设置静默学习空间,读者在此空间内需保持安静,所使用的电子设备需保持静音状态。另外,以上加拿大高校也都配备了专业馆员队伍,这些馆员在数据挖掘、数据管理与储存,媒体制作等方面拥有专长,为读者使用空间提供技术支持并助力读者的学习和科研活动。
4. 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策略
4.1 转变观念,制定空间建设规划
目前,职业院校图书馆大都以基础服务为主,包含藏借阅一体化管理和简单的咨询服务。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图书馆对师生读者提供的服务类型较为单一,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在如今高校图书馆以及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新型阅读空间或空间再造的浪潮中,职业院校图书馆也应转变观念,认识到构建具有开放式理念的新型阅读空间能促使图书馆实现价值增值,更有效地为师生服务。首先,图书馆可针对一些具体的事项,例如阅读空间的类型,空间基础设施等撰写调查问卷,了解师生的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确定阅读空间所要包含的功能,减少资源建设浪费。其次,图书馆根据调研以及分析的结果制定出阅读空间构建的基本框架,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资源建设、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另外,图书馆对提出的建设框架,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并走访兄弟院校进行调研,之后根据论证和调研结果确定阅读空间构建方案。同时,在整个阅读空间构建的规划过程中,图书馆需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在空间构建方案中把空间建设过程和后期可能面临的问题一并列入,保证空间构建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4.2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空间建设
职业院校图书馆需根据本馆情况对构建的阅读空间做出科学布局。和高校图书馆相比,职业院校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较小,资金支持方面较为缺乏;所以应基于本馆情况,师生科研、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对阅读空间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首先,图书馆可优先考虑空间再造,即在原有阅览室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的调整,比如增加休息区或小组讨论区,利用一些基础设施比如隔音板来实现闹静分离,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其次,随着大数据、5G、智慧设备的兴起,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阅读空间中购置了虚拟现实技术,帮助读者拥有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但是,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而言,学校的实训室或者实验室已经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供了场所,学生对文化课知识学习较为薄弱。所以图书馆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即在阅读空间的构建类型上打造文化专题空间,通过摆放文化类书籍并定期更换主题,邀请基础课教师开展文化讲座,把阅读空间打造成文化主题空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和主动阅读的意识。
4.3 主动服务,加强空间的人力支持
职业院校图书馆需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以阅读空间构建为契机,通过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积极与校内其他部门甚至校外机构的合作,拓展阅读空间的人力资源,从而提升空间的服务能级。首先,图书馆可设立专职馆员为主导,兼职馆员为辅助的空间管理模式。即设立阅读空间馆员的岗位,通过图书馆内部遴选为主,馆员自荐为辅的方式,选出 1-2 名馆员担任空间服务专职馆员,同时选出 1-2 名馆员担任空间服务兼职馆员。并且根据调研法、文献研究法确定空间服务专职和兼职馆员的拟岗位规范,最终经过专家评审,报学校层面审核通过后正式确定。同时,图书馆内部建立阅读空间专兼职馆员的培训机制,通过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或外出参观、进行专题学习等形式,激励他们及时学习并掌握阅读空间相关的新兴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升服务能力。其次,图书馆应寻求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例如,图书馆可与系部合作,以阅读空间服务为契机,启动并加强与教学系部的交流合作,请系部的一名教师担任空间的客座讲员,每学期为学生开展 1-2 次专业讲座,增强阅读空间的学科属性,既有效地为学生服务又增强了和教学系部的联系。同时,图书馆可通过设立阅读空间学生兼职馆员的岗位,吸引学生主动利用阅读空间。再次,图书馆可与学校所在的街道或辖区的文化机构合作,邀请机构工作人员定期为学生开展文化方面的科普讲座,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养。
4.4 科学遴选,注重空间的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阅读空间构建的关键,其决定着阅读空间的服务质量。对资源进行科学遴选,前期对阅读空间的构建做好规划定位,同时在师生中进行调研,拟确定所要建设的资源类型。阅读空间的资源类型包含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两部分。实体资源主要是指纸质资源,例如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等。虚拟资源主要是指电子资源,例如数据库、电子书、基于 VR 技术的电子资源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紧密贴合师生需求进行资源建设。在实体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可结合阅读空间的功能或主题选购纸质图书。例如,有些阅读空间在建设时就定位为专题性的阅读空间,这一类阅读空间在选书时只需根据学科领域来选择,并根据学科的发展来更新图书。而另一类阅读空间是阶段性主题的资源构建模式,比如配合学校社团活动或者作为相应学科的临时活动场地。这一类阅读空间需以所要开展的活动为中心来选择图书。在虚拟资源建设方面,现今随着科技发展,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一些职业院校图书馆也构建了基于 VR 等技术的虚拟现实阅读空间。但是,职业院校图书馆应立足学校教学发展要求,师生阅读和学习的需求,同时遵循经济原则进行虚拟资源建设。例如,实训基地较完善的职业院校图书馆可构建侧重文化功能的阅读空间,购置一定量的文化类影像资源;可每月举办一些放映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也有效利用了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诗博.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及其启示[J]. 晋图学刊,2021(03):67-74.
[2] 劳静 . 沉浸式阅读空间构建研究——以广州市 Y 中职学校为例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3.
[3] 吴宇芬. 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J]. 职业技术,2021,20(05):58-62.
[4] 王丹 . 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研究及启示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40(02):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