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

李文书 王海燕

天津市宝坻中等专业学校 301800

一、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连接心理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与学生心理需求的桥梁,教师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内容有助于提升活动实效性,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深度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心理素养。在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内容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在不同生活场景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与活动间的联系。教师也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活动内容设计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围绕学生学习生活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心理问题,如面临考试压力、学习兴趣不足等,教师围绕学生生活设计活动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例如,以“我的学习小技巧”为主题开展学习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优秀的学习技巧,如怎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怎样应对考试焦虑等,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另一方面,围绕人际交往设计活动内容。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交往是关键环节,良好人际关系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人际交往设计活动内容,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助力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交往现状设计“化解冲突能手”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经历,阐述是如何解决冲突的,鼓励学生一同讨论化解冲突的方法。

二、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

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中,活动形式在传递教育理念、吸引学生参与中发挥着载体作用。传统的说教式活动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教师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与学生天性和需求相符,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主动参与活动,深入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在创新活动形式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参与度,随着学生兴趣爱好的变化不断更新活动形式,并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发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作用,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感染力和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活动形式的创新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度,但是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和组织。教师在活动前要明确活动流程,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关注学生表现,在活动后做好总结与反馈,助力学生更好内化所学知识。例如,在组织“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中,考虑到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生命概念,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小组学生一同查阅资料,采访医生、老人等,收集老照片,派出代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解释什么是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掌握生命知识,而且会通过探究和表达深度思考生命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生命教育涉及生命的脆弱等话题,教师在创新活动形式中要准确把握情感基调,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而且要防止向学生传递负面情绪,通过积极引导与温暖互动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力量。

三、构建完善活动效果评价体系

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中,活动效果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可以检验活动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而且可以为及后续活动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当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缺乏完善效果评价体系,导致活动效果无法量化,因此构建一套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效果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活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内容方面,关注学生参与情况、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行为表现改变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变化等,观察学生活动参与度、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在活动后的情感体验、在活动后行为是否发生积极改变等。在评价方法方面,应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档案袋评价法等。例如,在应用问卷调查法中科学设计问卷,让教师、学生等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含对活动形式、内容等的满意度,对活动效果的感知情况。在应用观察法中,教师在活动中和活动后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学生神态、言行举止等,记录学生活动参与情况等。在应用访谈法中,选择部分学生、教师等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看法、感受等,从而更加客观、全面、精准地评价活动效果。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媒介,其价值在时代发展中的意义愈发突出。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构建完善的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而不是设置流于表面的形式化任务,真正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靳一凡 . 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验研究 [C]// 郑州市社会学学会 .2025 年社会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 ;,2025:13-15.DOI:10.26914/c.cnkihy.2025.014049.

[2] 孙珊 . 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 [N]. 河南经济报 ,2025-04-12(012).DOI:10.28362/n.cnki.nhncx.2025.000499.

[3] 冯莉 . 中职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研究[J]. 时代青年 ,2025,(10):55-57.

[4] 郭伟峰 , 丁素素 , 魏国华 . 心理健康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及实践策略 [C]// 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 . 第三届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济南市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4:120-122.DOI:10.26914/c.cnkihy.2024.071816.

本文系 2023 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 ( 心理健康教育 ) 立项课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编号 :2023YBZXX4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