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策略分析

作者

张艳雯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前言: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数智化已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财务管理正处于由传统核算职能向综合性战略管理职能转型的关键阶段,为更好适应数智化时代,必须优选转型策略,由此可见本文研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一、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性

1.1 提升财务运行效率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企业面对的业务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呈现出高度动态化与复杂化特征。这一背景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在数据处理效率、业务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无法满足企业高频、实时决策需要。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可实现会计核算、预算执行、报销审批等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这能够大幅缩短业务处理周期,提高数据处理水平。辅以数据可视化平台,管理层能够基于实时财务数据快速完成决策,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

1.2 夯实财务风险管控基础

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在当今的数智化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化水平更是直接关系风险防控。通过部署自动化审计工具、内控监测平台,针对性引入异常行为识别算法,企业可实现对各类财务风险的实时感知,如对合同履约、资金流动、税务处理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这能够提前识别各类税务违规风险。此外,借助区块链、电子凭证等新兴技术,财务运作的规范性与风险控制水平也可以进一步提升[2]。

1.3 推动财务组织转型

企业传统财务组织多以功能型架构为主,职责划分固化,信息传递存在断层,这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不利于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为改变这一现状,财务管理转型需要向平台型、服务型方向演化,构建多层级服务网络,聚焦标准化流程处理,释放人力资源。这一探索可推动财务职能由“支持角色”转向“战略合作者”,财务在企业整体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性可由此进一步强化。

二、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优化路径

2.1 重塑财务管理体系

为推动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应从财务管理体系的重塑入手,保证其契合数智时代特征。考虑到传统的“业务归业务、财务归财务”的分割模式无法适应数智化时代,建议以业财融合为导向构建流程协同机制,以此保证财务管理职能不再局限于事后核算与报表编制,真正嵌入参与业务的前中后各环节,以此实现从预算制定、业务审批、资源配置到绩效评估的全链条协同管理。为实现该目标,必须设法打通财务与销售、采购、生产、运营等业务环节之间的节点信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财务逻辑前置嵌入到业务系统中,以此实现“以业务驱动财务、以财务反馈业务”的动态闭环管理。这一过程中,财务组织形态需要由“职能导向型”向“平台服务型”演进,并针对性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财务决策支持体系,这要求企业设立财务BP 岗位、数据分析部门,在各核心业务单元承担财务分析、成本预测等职能,深化内部数据资产的整合、处理。同时,可依托数据中台构建统一的财务数据管理架构,以此实现对成本结构、资金流向、利润构成、预算偏差等核心指标的动态建模,相应的趋势预测也能够由此更为顺利开展,通过异常值识别、规则匹配,实时监控经营风险、现金流异常等情况,即可形成“可追踪、可预警、可干预”的智能决策支持体系 [3]。

2.2 明确财务管理转型重点

在数智化浪潮推动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必须聚焦重点维度,智能会计、全面预算、财务共享属于其中关键。智能会计方面,应以事项会计理论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通财务信息产生、归集与使用的全过程,真正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从传统科目制核算向交易事项核算转型。应构建统一事项编码体系,保证业务要素在发生环节即被分类归集,收入、成本、责任、税务、报表等不同维度也能够由此基于多维数据模型实现同步映射。这一过程需要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平台,引入智能核算系统,实现实时、自动、精细、可追溯的会计处理;全面预算方面,应推动预算系统的战略导向转型,融合战略、业务、财务三大逻辑,形成以战略为牵引、以资源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的动态预算机制。该机制应结合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管理工具,依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预算目标、执行路径开展动态调整,同时结合关键业绩指标、价值创造指标,即可形成业务单元、职能部门与个人层级的目标对齐机制,自上而下的战略分解、自下而上的资源整合均可由此实现,真正做到从源头防范成本失控;财务共享方面,应聚焦核算流程集中处理,构建“财务运营 + 智能中台 + 服务门户”三层体系,以此打通预算、报销、应收、应付等业务模块,真正做到入口、流程的统一。

2.3 聚焦文化氛围营造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制度方面的更新,还应积极构建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为财务数字化改革提供土壤。为此,企业可考虑定期举办“财务数智化应用创新大赛”等活动,搭建跨层级、跨职能的知识共享平台,通过邀请财务、IT、运营、审计等多部门联合组队,围绕真实业务问题开展竞赛,即可在组织内部形成技术比拼的良性循环,员工也能够更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创新探索中。同时,企业还应重点开展兼具财务理论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可考虑设立“财务数智人才发展计划”,聚焦岗位能力画像构建、专业能力评估,针对性制定分阶段、分层级的培养路径。可考虑引入“双导师”制,由一名财务领域资深专家与一名技术类导师共同指导学员,并鼓励员工参与外部研修课程、行业交流活动,这一人才发展计划应与晋升通道、绩效考核制度联动。

进一步,还应考虑构建面向未来的价值导向型文化体系,明确“数据驱动、创新赋能、责任共担、价值导向”等财务核心理念,以此推动全体财务人员的理念升级,使其认识到技术手段、数据基础、组织整体的重要性。具体实践可考虑开展价值观宣贯训练营、年度文化回顾等活动,并在重大财务改革项目中针对性开展组织内部价值理念、沟通方式监测,及时识别对应的障碍、摩擦,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结论:

综合研究可知,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需在运行机制、职能定位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未来,企业应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财务场景中的应用深度,推动财务体系的持续创新,并积极培育适应数智化环境的复合型财务管理团队,这样才能够更好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靖靖 . 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型探究 [J]. 中国市场 ,2025,(21):171-174.

[2] 张笑 . 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问题探析 [J]. 投资与创业 ,2025,36(02):98-100.

[3] 姚靖茹. 数智化背景下集团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 [J].理财 ,2024,(12):49-51.

作者简介:姓名:张艳雯;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 年2 月;籍贯武汉:民族 汉最高学历:硕士;目前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投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