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和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黄鹏

朝阳县林业和草原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朝阳市 122000

   

荒山造林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荒山自然条件恶劣,造林难度大,传统造林方法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研究科学有效的荒山造林方法和创新策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质量,成为当前林业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荒山造林的重要性

荒山造林能够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1]。树木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树冠能够截留雨水,降低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同时,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维护生态平衡。荒山造林可以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一些经济林树种,如核桃、板栗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 常见的荒山造林方法

2.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撒在荒山上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面积荒山造林。但要求荒山土壤条件较好,水分充足,且种子发芽率高。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催芽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播种季节和播种方式,如条播、撒播等。

2.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是将培育好的苗木移栽到荒山上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能够较快地形成森林群落。但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有一定的苗木培育技术和运输条件。在植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根系,避免损伤,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苗木规格和造林密度。

2.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枝等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生长快,造林成本低。但受母树资源限制,适用范围较窄 [2]。分殖造林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营养器官进行造林。

3 荒山造林的创新策略

3.1 树种选择创新

传统的荒山造林树种选择较为单一,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荒山复杂的自然环境。因此,需要创新树种选择策略。要充分考虑荒山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树种。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的杨树、沙棘等树种;在土壤贫瘠地区可以选择耐瘠薄的刺槐、侧柏等树种。

3.2 造林技术创新

3.2.1 容器苗造林技术

容器苗造林是将苗木培育在容器中,带土移栽到荒山上的造林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保护苗木根系,提高苗木成活率,缩短造林缓苗期。容器苗可以在工厂化育苗基地进行培育,不受季节限制,随时可以造林。

3.2.2 保水剂应用技术

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吸水材料,能够吸收和保持大量水分。在荒山造林中,将保水剂与土壤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保水剂的使用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显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3.2.3 无人机造林技术

无人机造林是利用无人机进行种子播撒或苗木栽植的造林技术。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精准、灵活等优点,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荒山造林任务。无人机可以根据预设的航线和参数进行作业,提高造林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3.3 管理模式创新

3.3.1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荒山造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荒山造林。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

策,鼓励企业、个人等投资荒山造林项目。例如,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土地使用权、税收优惠等,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

3.3.2 推行森林碳汇交易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过程。推行森林碳汇交易,能够为荒山造林提供新的经济收益渠道。通过对荒山造林项目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将其产生的碳汇指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森林生态价值的货币化。

3.3.3 加强信息化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荒山造林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造林区域的植被生长情况、土壤水分状况、气象条件等信息,为造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3.4 科技支撑创新

3.4.1 开展科研合作

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荒山造林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通过科研合作,解决荒山造林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树种选育、造林技术创新等。同时,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应用到荒山造林实践中,提高造林的科技含量。

3.4.2 培养专业人才

荒山造林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加强对造林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等形式,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要吸引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投身荒山造林事业,为林业工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4.3 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及时推广应用荒山造林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效果,让更多的造林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同时,要加强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其普及率和应用率。

结束语

荒山造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荒山造林方法和策略,如创新树种选择、造林技术、管理模式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可以提高荒山造林的成效和质量。在今后的林业工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推广应用新的造林方法和创新策略,为实现荒山绿化、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施剑梅 .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与管理 [J]. 现代农业研究 ,2021,27(03):88-89.

[2] 刘兰杰 , 周彬 . 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 [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02):52-54.

[3] 李娟娟 . 荒山造林新技术的实践探析 [J]. 河南农业 ,2022,(0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