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视障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需求与教学对策
宋海霞
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视障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其特殊需求应得到教育者的充分关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视障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需求,探讨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旨在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视障小学生;数学学习;特殊需求;教学对策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人心,特殊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视障小学生作为特殊教育群体的一部分,在数学学习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是摆在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利用辅助工具帮助视障小学生感知
在探索视障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殊需求时,我们必须先认识到他们面临的主要难题——视觉信息的缺失。这种缺失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符号、图形和数字的直接感知,进而妨碍了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借助特定的辅助工具和技术来弥补这一不足。盲文教材是视障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触摸盲文点字来“阅读”数学内容,初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但对于初学者,摸读盲文颇具挑战。为了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盲文,我们先用图钉在泡沫板上制作大型的盲文点字,帮助他们认识并摸读六点字、有缺失的盲文点字和数字等。一旦学生熟悉了这些字符和点位,我们再逐渐过渡到更小的、用橡皮泥制作的点字,直到他们能够自如地摸读盲文课本。为了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特别设计了珠算比赛游戏。珠算,作为传统的计算工具,不仅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还能通过触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运算。在游戏中,学生们通过拨动算盘上的珠子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比赛谁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题目。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了他们的计算能力。此外,我们引入了新型的语音交互系统来辅助学习。该系统可以将文本转换为语音,让学生听取题目或文章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计算题时,我们还特别推荐了语音计算器,它能将数学运算过程以语音的形式输出,助力视障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步骤和结果,进而提升他们的计算效率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视障小学生的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在视障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视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无法直接观察操作步骤和结果,因此,通过实践教学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视障小学生触摸不同形状的模型来增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感知。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模型,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触摸来探索这些模型的形状特征。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触觉图形技术制作专门的触觉图形教材,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在计算教学中,算盘等辅助工具的使用对于提高视障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显著效果。算盘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操作方式,能够帮助视障学生通过触觉和听觉进行准确的计算。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使用算盘的基本技巧,并设计各种计算练习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算盘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除了上述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将数学游戏和竞赛引入视障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游戏和竞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触觉感知的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找规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数学思维和操作技能。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视障小学生的不同需求
个性化教学是针对视障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策略之一。由于视障小学生在视觉感知方面的障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可能与其他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为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对于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更复杂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探索;而对于需要提高基础技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教师需要灵活调整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包括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概念;而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视障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需求不容忽视,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去探索适合视障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传林.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化的成因与对策[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31): 46-48.
[2]陈福振. 家校协同育人下以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培育研究[J]. 新校园, 2024, (10): 76-77.
[3]廖晓春. 错误,数学教学的契机——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心理与改进措施[J]. 小学教学设计, 2024, (S1):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