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的形体美
邓梦乔 指导老师:吕晓红
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声乐演唱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表演者不仅自身要具备过硬的演唱技术,同时在形体上拥有大方得体的舞台表现,从而将歌曲的内在情感与形体的外在美感的结合,使歌曲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向观众传达出声乐表演中的美感。所以,在学习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形体美的展示也尤为重要。声与形的配合,才能细腻的表达出声乐作品的内容情绪,呈现出完美的演出效果。
关键词:声乐表演;台风;形体美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收音机、磁带等带来的单一性的听觉娱乐不再满足于人们精神需求。电子数码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将表演者们的舞台形象也随之推至大众眼前。人们不仅可以听到声乐表演者动听的歌声,也能看到表演者在舞台上动情的演出。表演者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恰到好处的把控台风的展示,所谓台风,就是舞台上的形象和形体。形象是指表演者的服饰妆容与整体造型。形体是指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声乐作品的演唱时,观众能够直观看到表演者的走姿站位、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三者相互配合而展示出的舞台美感,从而形成声乐表演中的形体美。
(一)台风形象
表演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专业的服饰妆容,可以提升舞台形象、调动观众情绪、营造现场氛围等。服饰妆容要符合个人气质,也要符合作品风格,构成独特的舞台形象。
(二)形体表演
1.走姿站位展示
当表演者迈向舞台的第一步,就意味着表演已经开始。许多演唱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认为伴奏响起的时候,才是表演的开始。当从幕后走向舞台中间开始,表演者已然成为了焦点。表演者上台的仪态已经受到关注,不应含胸驼背提肩、不能东张西望,要拥有步态从容、精神饱满、自信不疑的精神面貌。站位后行鞠躬礼,眼神有光、表情自然略带微笑,根据所演唱的作品风格调整呼吸与情感,等待伴奏响起。表演结束后退场,向伴奏与观众行礼致谢行鞠躬礼,从容退场。上下场的步态仪态是树立个人良好舞台形象的第一印象。
2.面部表情管理
面部表情在声乐表演中,贯穿整个表演环节。面部表情从走上舞台的第一步开始就应该具有。面带微笑,不应面无表情或表情苦楚,保持至行完鞠躬礼等待伴奏响起。这不仅是舞台礼仪所需,也能提升个人亲和力。当伴奏响起前,这时的面部表情就应根据演唱的作品风格进行微调整。
面部的眉、眼、鼻、嘴、面部肌肉都是可以表达情感的工具。在演唱不同的作品风格时,积极调动与利用面部器官、配合歌词内容表达歌曲情感。眉毛的动作在情感表达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扬眉低眉耸眉等动作,都在传达着不一样的表情情绪。眼睛是心灵交流的窗户,在舞台上,眼神显得尤为重要。富有深情的眼神能带动观众的情绪,表达传递歌曲的情感起伏。鼻子是面部表情中变化最细微的器官,在声乐表演中可以结合其他表情器官的变化,探测出情绪的表达。嘴巴在面部表情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管是嘴巴张开闭合还是嘴角上扬下扬,都是了解表演者情绪的重要指标。人面部有40多块肌肉,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都是面部肌肉在协同作用。面部表情的细腻情感表达,是表演者与观演者沟通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肢体语言配合
肢体语言是表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首成功的声乐作品演唱,不仅是依靠歌唱者优美的声音和高湛的演唱技巧,更需要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情感。积极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使身体和内心兴奋起来,也是声乐表演中必须具备的个人舞台修养。
手部动作,是肢体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信大方有效的手势,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手势应结合作品的旋律、节奏、风格起伏律动,帮助表演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带动气息与情感的流动,在舞台上释放出更多的情绪,并帮助观演者更好的理解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与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达到情绪升华,捕捉获取到声乐表演中的形体美。
腿脚部位肢体动作也不容忽视。脚下站立时重心要稳,小腹自然收紧,上身直立腰身挺拔。脚底要有根,站好后不要再晃动。声乐表演中,脚下不是一沉不变的定立的,是可以根据剧情场景、角色需要、作品风格、旋律节奏进行走位移动的。走位时应符合作品的“画面感”,动作自然简练,而不是随心所欲乱走位,以免影响舞台形象。特别是在出演歌剧作品时,表演者的走位是灵活多变的,走位设计得好,能够大幅提升声乐作品的流畅性和感染力。
头部的动作也很重要。上台时表演者就应展示出足够的自信,抬头挺胸大步向前,不应歪头低头。头部还是声乐演唱中的共鸣腔体,所以在演唱过程中,不伸脖扭脖避免因小动作而牵扯到其他肌肉,影响声音的流动性。
(三)结语
面部表情与形体语言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渲染出舞台的氛围感,塑造具有生命力的舞台形象。没有表情或没有形体的表演,无法传达美感,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
声乐舞台表演,是综合运用声音技巧,舞台表现、音乐素养等多方面知识集合的实践。良好的舞台形体展示,可以让表演事半功倍。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跟随作品旋律、节奏、内容而内心涌动,从而带动内心情绪并通过形体语言自信自然地表达诠释。在表演过程中,用歌声牵动形体,形体又反过来作用歌唱使声音更加饱满,“歌唱”与“形体”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进互助,在舞台上缺一不可,才会在听觉和视觉上冲击到观众,让其体会到作品情感和美感。由此看出,塑造声乐表演中的形体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舞台是成长历练的好地方,通过一次次的舞台实践,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塑造勇敢个性、增强自信力、培养审美能力,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驾驭好舞台。在声乐表演中展示出形体美,还需要在平时舞台下的精雕细琢和多次的舞台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甄禛.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体语言实践[J].艺术大观,2024.(35):94-96.
[2]陆晓月.声乐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3.(25):121-123.
[3]张凯.声乐表演过程中形体的运用探究[J].戏剧之家,2022(32)57-59.
[4]杨志军.声乐舞台表演中的形体语言[J].北方音乐,2020.07(14):80-81.
[5]悦贺栋.声乐表演中的歌唱与形体结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