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狄菲

磴口县实验中学 015200

摘要: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引进大单元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大单元教学模式将单元作为基本教学单位,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组织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教师有必要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探索初中物理教学新样态,为优化教学环境,指导学生持续提高做好研究准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引言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单元内容为核心展开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大单元教学法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在围绕单元内容展开探究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脑内知识体系框架,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单元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师应深度分析单元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围绕单元教学内容展开教学,以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1分析学生情况,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旨在通过重新布局、整体规划,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完善与核心素养提升。《课程标准》明确初中物理教学要以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发展、探究能力锻炼与科学态度养成为主要目标,关注学生物理学科关键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学要彰显学科特质,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导向,设置宏观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为相应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引导。前文谈及,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学应秉承层次化与生本性原则,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需要系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此,可采取访谈法、课前检测法等多种方法,检验其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物理模型的理解情况,对物理学实验步骤、方法的掌握情况等。通过综合判断,确定学生的基本起点及发展潜能。之后,分析物理教学大单元的主要内容,挖掘其中蕴藏的核心素养培养要素,确定大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包括应学会的物理学观点,应发展的科学思维等。同时,考虑物理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关联特征及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参考整体目标细化阶段性教学目标,并保证各阶段性目标之间依次递进,能够为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提供牵引。最后,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制作大单元教学目标清单,体现阶段性教学目标与整体目标、与物理大单元教学内容的逻辑关联,为学生初步理解概念、学习物理方法、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提供学习导向。

2细致剖析学生现状,围绕核心素养精准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

遵循新课标精神,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执行非常关键。教师在确定大单元主题后,还需细致剖析学生现状,围绕核心素养精准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方向明确且富有成效。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聚焦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更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水的‘七十二变’”这一大单元为例,就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水,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在物理观念的培养上,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构建起关于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完整知识体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还要引导他们理解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和转换过程。同时,结合液体温度计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思维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深入剖析水的物态变化过程。通过对比不同状态下的水,让学生理解其特性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自然现象中云、雨、雪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更好地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上,教师应强调物理研究基于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让他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节约用水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为解决环境问题作出贡献。通过系统设定与实施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养

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不仅要将分散、琐碎的物理知识点重构成完整的知识系统,还要指导学生将物理概念、原理应用到实际当中,使其掌握物理实践与应用的基本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诉求,教师必须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技能学习机会。适用于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如物理解题活动能够发展知识迁移与应用思维,物理实验活动能够锻炼设计思维与操作能力,物理项目教学活动能够锻炼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在物理性质、原理、模型等理论知识教学阶段,为保证学生真正理解相应知识并达到关联、建构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在此阶段组织物理实验教学活动。通过提出实验主题、组织实验设计与操作、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经历物理原理生成的全过程,实现对相关内容的真正理解。新知教学之后,为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可组织练习活动。围绕物理大单元核心概念、教学重难点设计判断正误、模型建构、物理分析、演绎推理等类型问题,驱动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应用,从而锻炼其问题解决能力。大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基于物理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用途用法,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方面扩大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场域,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实践与合作经验。这样,借助实践活动打通课内、外关联,既解决了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性不足的问题,还完善了学生的物理大单元知识与技能结构,有效发展了学生分析、推理、论证、实践操作能力。

4做好过程性评价,优化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加强过程性评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保证教学评价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指出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教师构建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针对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单元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其二为针对单元学习任务的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做好随堂测试设计和作业设计,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其三为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评估学生是否形成和发展物理核心素养。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不仅会让学生受到激励,而且会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极具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多种方式构建物理课堂,让学生能通过参与多样化学习活动,对单元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单元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美清.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8):36.

[2]徐钦丹.基于大单元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10):125.

[3]熊扬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