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工程中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分析

作者

何浩鹏

广东鹰视能效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528299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电气工程中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阐述了电气继电保护在电气工程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成因,从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和误动作故障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维修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维修效果,旨在提高电气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保障电气工程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维修策略

一、引言

在电气工程领域,电气继电保护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时,迅速准确地动作,切除故障部分,避免故障范围扩大,从而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电气继电保护系统长期运行在复杂多变的电气环境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故障。深入分析这些常见故障并制定有效的维修策略,对于提高电气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保障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

2.1 硬件故障

电气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硬件设备,如继电器、互感器、电路板等,长期运行可能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例如,继电器的触点在频繁动作后,可能会出现磨损、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影响保护装置的正常动作。互感器作为将高电压、大电流转换为低电压、小电流供测量和保护使用的设备,其绕组可能因过热、绝缘老化等原因发生短路或开路故障。此外,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等,也可能因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以及自身质量问题而损坏,进而引发保护装置故障。

2.2 软件故障

随着电气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保护装置采用了微处理器和软件算法实现保护功能。软件故障主要包括程序漏洞、数据错误等。程序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逻辑缺陷,导致在某些特定工况下,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判断故障情况或出现误动作。数据错误则可能源于数据采集环节的误差、存储介质的损坏等,使得保护装置依据错误的数据做出决策,影响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误动作故障

误动作是电气继电保护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故障类型。其成因较为复杂,一方面,外部电磁干扰可能影响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如附近的高压设备、通信线路等产生的电磁信号,可能窜入保护装置的电路中,干扰其正常的信号传输和处理,导致误动作。另一方面,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设置不合理也是误动作的重要原因。整定值是保护装置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动作的依据,如果整定值设置过大或过小,可能导致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时误动作,或者在真正发生故障时拒动。

三、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的维修策略

3.1 硬件故障维修策略

对于硬件故障,首先要进行详细的故障诊断。通过外观检查,查看继电器触点是否有明显磨损、变色,互感器是否有过热、异味等异常现象,电路板上的元件是否有烧焦、开裂等情况。利用专业测试设备,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对硬件设备的电气参数进行测量,判断其是否正常。对于损坏的继电器,应及时更换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并调整其动作参数,确保与系统匹配。若互感器出现故障,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维修后要进行严格的电气性能测试。对于电路板上损坏的电子元件,要准确识别并更换,同时检查电路板的印刷线路是否存在断路、短路等问题。

3.2 软件故障维修策略

针对软件故障,首先要对程序进行全面检查。利用软件调试工具,分析程序的运行逻辑,查找可能存在的漏洞。对于发现的程序漏洞,开发人员应及时进行修正,并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程序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确运行。对于数据错误,要检查数据采集系统的准确性,校准传感器等采集设备,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检查数据存储介质,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存储设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此外,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并提升软件的性能和兼容性。

3.3 误动作故障维修策略

为解决误动作故障,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于外部电磁干扰问题,可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如在保护装置周围安装屏蔽罩,对信号传输线路采用屏蔽电缆,并合理接地,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同时,优化保护装置的布线,避免强电和弱电线路平行敷设,降低电磁耦合的可能性。在整定值设置方面,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结合保护装置的原理和特性,精确计算并合理设置整定值。设置完成后,通过模拟故障试验对整定值进行验证和调整,确保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发生误动作,而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动作。

四、维修策略应用案例分析

4.1 案例介绍

某变电站的电气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频繁误动作现象,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部分继电器触点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维护,已经严重磨损,导致接触不良和信号传输不稳定。同时,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设置不合理,未能准确反映实际运行条件,使得保护装置在不应动作的情况下频繁启动。此外,附近新建的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强大电磁干扰,进一步扰乱了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加剧了误动作的发生。

4.2 维修过程及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维修人员首先更换了磨损严重的继电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调整,确保其性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同时,根据该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技术人员重新计算并合理设置了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以适应当前的负荷和运行条件。为了进一步减少电磁干扰,他们在保护装置周围精心安装了高质量的屏蔽罩,并对信号传输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采用了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屏蔽电缆,并通过科学规划优化了布线路径。经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维修工作,该变电站的电气继电保护装置终于恢复正常运行,未再出现任何误动作现象,有效保障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结语

电气继电保护系统在电气工程中至关重要,其常见故障的及时发现与有效维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硬件(如继电器、传感器、控制单元)的物理状态、软件(包括算法、程序代码、数据处理模块)的逻辑错误以及误动作(例如由于电磁干扰、参数设置不当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异常响应)等常见故障的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维修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验证,能够提高电气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继电保护系统将更加复杂和智能化,可能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以适应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安全运行需求。

参考文献:

[1]范尊正.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5,66(S1):169-171+175.

[2] 何钟南,柏中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24,31(12):79-81.

[3] 李士洲,陶英健.电力继电保护中的故障与对策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08):162-163.

[4] 李晓明,贾布衣,王勇,刘浩,全淼.工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及运行和维护要点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14(04):251-253.

[5]徐波.电气工程中的故障与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4,(06):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