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兴企引领生产经营融合的探索
张宝月
重庆公共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北部公共交通分公司 重庆市北碚区 400700
摘要: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和“魂”。本文以公交企业为例,探索党建兴企引领生产经营融合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党建与新兴市场拓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交+N”多元发展等生产经营环节的融合机制,阐述党建引领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具体成效,总结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优化策略,为国有企业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建兴企;生产经营;融合发展;公交企业
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公交企业而言,其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承担着保障民生出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成为公交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机制构建
1.1 组织架构融合
建立“党建+经营”双融双促的组织体系,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架构深度融合。在企业决策层面,明确党组织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中的前置研究讨论地位,确保党的领导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在部门设置上,推动党建工作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形成目标一致、责任共担的工作格局。在基层一线,依托公交线路、场站等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将党建工作延伸至生产经营最前沿,实现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1.2 人才队伍融合
实施“党建+人才”培养工程,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人才选拔任用的首位,注重从经营管理骨干中发展党员,从党员中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制度,激励党员在生产经营关键岗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建培训与业务培训的有机结合,通过专题党课、业务讲座、实践锻炼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
1.3 目标责任融合
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的目标责任体系,实现党建目标与经营目标有机统一。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党建工作在推动生产经营中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与经营业绩考核制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把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和经营目标责任书,将党建任务与经营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党建引领生产经营的实践领域
2.1 新兴市场拓展中的党建引领
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聚焦市场需求推动新兴业务突破发展。成立由党委委员牵头的市场拓展专项小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市场调研,精准对接通勤出行需求,拓展定制化通勤车业务。优化定制公交服务流程,组建党员服务专班,全程参与线路设计、车辆调度、服务保障等工作,圆满完成学校上下学用车、中高考运输保障及大型会议用车等重要任务。党组织牵头推进交旅融合,协调文旅、交通部门资源,开发景区接驳专线、周末赏花特需线路等特色产品,加强与文旅企业合作,参与地方文旅推广。持续擦亮“渝约公交”品牌,建党员示范车队、完善服务标准,在重大会议活动保障中彰显国企担当,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2.2 资产运营管理中的党建保障
强化党组织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党建+资产”管理模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委牵头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定期对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针对市场波动导致的资产估价变化,及时研究调整租金策略,通过“一址一策”确保资产收益稳定。设立党员资产管理员岗位,党员带头参与资产招租工作,严格执行公开招租制度,通过产权交易所等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招租,提高资产出租率和收益率。建立资产风险防控机制,党组织监督推动法律部门对拖欠租金的租户开展依法清收工作,成立党员清收小组,通过耐心沟通与法律手段相结合,有效追回拖欠租金。
2.3 多元业态创新中的党建推动
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公交+N”多元发展模式创新,拓展企业盈利空间。在包车客运领域,成立党员业务攻坚组,深入对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的用车需求,开发研学旅行、商务接待、团建活动等定制化用车服务,建立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在油料经营板块,党组织引导成立降本提效小组,党员带头开展市场调研,拓宽采购渠道,优化库存管理,通过集中采购、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推动公交业务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党组织牵头整合内部资源,加强与旅游、教育、物流等行业的合作,构建“公交+旅游”“公交+研学”“公交+物流”多元经营格局。建立党员创新工作室,鼓励党员职工围绕多元发展建言献策,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融合实践的成效、挑战与优化方向
党建引领生产经营融合成效显著:新兴市场新增通勤车、定制公交业务,完成重大活动运输保障,“渝约公交”品牌提升;国资运营优化招租、盘活资产,收益增长并追回拖欠租金;多元业态扩大包车份额,油料业务降本提效,综合实力增强。
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不够紧密,融合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党建引领市场拓展的精准度有待提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不足,新兴业务创新力度不够;资产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够完善;多元业态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短缺、资源整合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融合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需要从三方面优化提升: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推动“主题党日+业务攻坚”深度融合,建立党建与业务同题共答机制,破解“两张皮”问题;二是完善市场响应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市场研判体系建设,成立党员创新团队,加大新兴业务研发投入,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三是健全人才支撑体系,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优化资产运营管理流程,为多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结语
党建兴企引领生产经营融合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公交企业通过构建组织、人才、目标融合的核心机制,在新兴市场拓展、资产运营管理、多元业态创新等领域的实践证明,党建工作能够有效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面对融合深度不足、人才短缺等挑战,国有企业需持续优化融合策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令君. 依托“党建强企、文化兴企”理念的上海国企党建文化发展研究——以市场经营类企业为主 [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5, (03): 189-191.
[2]施磊. 基于“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 2025, (02): 100-102.
[3]孙智敏.“幸福文化”赋能“幸福公交”高质量发展[J].城市公共交通, 2024, (11):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