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海安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杨红梅

中共海安市委党校 江苏省南通市 226600

引言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为核心内容,依托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从文化传承理论的角度来看,红色旅游不仅是传播革命文化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文化记忆延续与社会价值认同的有效途径。此外,旅游经济理论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学视角,强调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1 海安红色旅游发展背景

海安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核心景点位于市区中心,是海安红色旅游的重要代表。此外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旧址等分布在市郊及邻近乡镇,以市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网络体系。

海安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它体现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海安的红色资源不仅反映了革命斗争的历程,还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像海安花鼓、丝绸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红色旅游更具地方特色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海安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突出。这些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景点经常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海安的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海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地,见证了众多关键历史事件,苏中“七战七捷”在这里取得胜利,为华东战场的战略优势奠定基础,也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海安还是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的初创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此外海安的红色遗迹和纪念馆中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 海安红色旅游实践过程

2.1 旅游景点规划与建设

海安在红色旅游景点规划与建设方面精心谋划,致力于打造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胜地。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作为重点景点,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馆内展览布局合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文献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详细展示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光辉历程,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旅游景点还注重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修建宽敞的停车场、舒适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便捷的公共厕所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对于韩国钧故居,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缮和布展,通过展示韩国钧的生平事迹和珍贵文物,可以让游客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贡献和风采。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其他红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对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旧址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修缮,使这些旧址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景点的整体风格协调,将红色文化元素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景点。

2.2 旅游线路设计

海安精心设计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其中“红色经典之旅”线路以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为核心,串联起韩国钧故居、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旧址等景点,游客沿着这条线路可以深入了解海安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精神。还有“红色文化体验之旅”线路,除了参观红色景点外,还安排了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例如海安花鼓制作、丝绸扎染等,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感受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此外还针对学生群体设计了“红色研学之旅”线路,结合学校的教育需求,安排了一系列的研学活动,例如主题班会、红色故事讲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些旅游线路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高了海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2.3 宣传推广策略

在宣传推广方面,海安采取了多种有效的策略,海安文广旅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力量,在多种媒体上发布海安红色旅游的信息和广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海安文广旅局还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精美的图片、视频和有趣的文案,向广大网友展示海安红色旅游的魅力。海安文广旅局与旅游网站合作,推出海安红色旅游的专题页面,提供详细的旅游信息和在线预订服务,此外还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进行宣传推广,例如举办“寻红色足迹觅幸福之源”主题班会等活动,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参与,进一步提高海安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可以将红色旅游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同时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推介会可以向全国各地的旅游从业者和游客展示海安红色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3 海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

海安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成为一个重要挑战。一方面这些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例如一些古老的革命遗址和文物,由于岁月的侵蚀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损坏和消失的风险,保护这些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修缮和维护,以确保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导致红色资源的原真性和严肃性受到破坏。如何在保护红色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开发,使其既能发挥教育功能,又能吸引游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是海安红色旅游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2 提升旅游吸引力应对市场竞争

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海安红色旅游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面临着提升旅游吸引力的挑战。目前海安的红色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缺乏独特的吸引力和创新点,与一些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相比,海安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海安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例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有限、餐饮选择较少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为了提升旅游吸引力,海安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3.3 资金与人才短缺问题

资金和人才短缺是制约海安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对景点的修缮和维护、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宣传推广费用的支出等。目前海安红色旅游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渠道较为单一,资金缺口较大,这限制了红色旅游项目的规模和质量,也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此外,人才短缺也是海安红色旅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红色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的规划人才、管理人才、导游人才等,而海安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缺乏专业的规划人才,可能导致旅游项目规划不合理,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可能影响旅游景区的运营和管理效率;缺乏专业的导游人才,可能无法很好地向游客讲解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解决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也是海安红色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4 海安红色旅游发展应对策略

4.1 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策略

海安在红色旅游发展中要高度重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协调,首先要秉持保护优先原则,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深入调研与评估,依据资源的历史、文化及教育价值制定科学保护方案,例如针对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核心景点,要加强日常维护修缮,运用现代科技监测文物状态并及时处理问题,同时严格保护周边环境,维持历史风貌与氛围。在开发方面要坚持适度合理理念,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文化内涵,结合市场需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与服务,例如可以以苏中七战七捷故事为蓝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在景区内演出能够增强游客体验感与参与度。海安还要注重资源整合,将分散的红色景点串联,形成完整旅游线路,提升整体吸引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多方参与保护开发机制。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出台政策法规规范行为、提供资金支持并加强监管,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吸引企业投资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同时引导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参与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的良好局面,确保红色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双赢。

4.2 提升旅游吸引力策略

为了提升海安红色旅游吸引力应该多举措并行,首先应该丰富旅游产品与体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除传统参观展览外,开发红色研学旅行项目,针对学生设计系列课程与实践活动,例如主题班会、历史讲座、模拟战斗场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海安文广旅局还可以推出红色主题文创产品,像印有苏中七战七捷图案的纪念品、以红色故事为题材的书籍与明信片等,满足游客购物需求与纪念意义。其次海安文广旅局还应该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精心打造海安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提炼独特品牌口号与标识,塑造鲜明形象,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在传统媒体投放广告的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广大网友关注。此外海安文广旅局还可以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例如红色文化节、革命历史展览等,吸引游客参与。海安文广旅局还应该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与服务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交通条件,增加住宿与餐饮选择,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旅游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全方位提升海安红色旅游吸引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3 解决资金与人才短缺策略

针对资金短缺问题,海安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除了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还应该设立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与运营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例如给予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鼓励企业投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产品创新等。海安文广旅局应该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例如发行红色旅游债券、设立红色旅游产业基金等,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流入。在人才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红色旅游相关专业与课程,培养专业规划、管理、导游等人才,并且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海安文广旅局还应该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具有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的旅游人才到海安工作,例如提供优厚薪酬待遇、良好工作环境与广阔发展空间等。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红色旅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与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逐步解决资金与人才短缺问题,为海安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总结

综上所述,海安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特点鲜明、历史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这些资源的价值,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安的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同时,还要将红色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为海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提高海安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使海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桑果果 . 红色档案文化助力宁夏红色旅游的实践探索 [J]. 档案天地 ,2024(11):59-2.

[2] 谢芸华 . 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响长征文化品牌——于都县创新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 [J]. 党史文苑 ,2024(S1):57-58.

[3] 封嘉仪 , 官茜 .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宿迁市沭阳县钱集镇为例 [J]. 产业创新研究 ,2024(01):113-115.

[4] 肖煊一 , 刘珊 , 陈诗敏 .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景区研学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以刘少奇故里景区为例 [C]// 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 2022 年年会论文集 .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2023:69-77.

[5] 张丽娟 , 廖珍杰 . 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 传播与版权 ,2022(05):113-115.

[6] 陈海军 . 夏铺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秀美乡村的探索实践 [J]. 现代化农业 ,2021(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