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康录世
甘肃省武山县榆盘镇康沟小学,741318
一、紧扣教材与课标,定位层级化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核心是“以目标引领任务”,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需紧扣部编版教材编排意图与课标要求,梳理年段能力梯度,设定层级化目标。部编版教材采用“单元整合”编排方式,口语交际内容多与单元主题、阅读训练要素相衔接,如三年级下册《讲民间故事》与单元“传统文化”主题呼应,要求学生“能完整讲述故事,适当加入动作和表情”;四年级上册《说说我的奇思妙想》则关联“观察与想象”要素,强调“清晰表达想法,回应他人疑问”。教师需先解析教材编排逻辑,明确每课“听”“说”“互动”三维目标,再结合年段序列定位目标深度。
从年段能力梯度看,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表达”要求从二年级“吐字清楚”提升为“按顺序说”“有细节描述”,“互动”要求从“礼貌提问”拓展为“主动补充”“合理质疑”[1]。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为例,可设定三级目标:基础目标(能说清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发展目标(能结合细节说明事件影响)、提升目标(能对他人表述提出合理建议)。层级化目标为后续任务设计提供方向,确保任务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具有适度挑战性。
二、关联生活与教材,建构生活化交际情境
真实情境是口语交际的“土壤”,任务驱动式教学需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建构“贴近生活、可感可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部编版教材口语交际内容多源于生活,如四年级下册《朋友相处的秘诀》、三年级上册《请教》,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情境类型,分为“家庭生活情境”“校园生活情境”“社会生活情境”三类。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推荐一部动画片》为例,可建构“校园动漫推荐会”情境:设定“班级要举办动漫分享角,需要推荐一部优秀动画片,说明推荐理由并回应同学提问”的核心任务。该情境贴近学生校园生活,且包含“推荐表达”“倾听提问”“互动回应”三个交际环节,符合中年级学生能力需求。再如三年级下册《劝告》,可创设“家庭场景(劝告弟弟少玩手机)”“校园场景(劝告同学不践踏草坪)”,让学生在熟悉情境中尝试运用“礼貌用语”“摆事实讲道理”的交际方法 [2]。生活化情境不仅能降低学生交际焦虑,还能让任务更具“真实感与价值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三、围绕核心任务,设计支架式活动链
任务驱动式教学需以“活动落实任务”,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可围绕核心任务,设计“支架式活动链”,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重难点。中年级学生虽有一定交际基础,但在“有序表达”“深度互动”方面仍需支撑,教师可通过“工具支架”“示范支架”“技术支架”,让活动层层递进。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讲历史人物故事》为例,核心任务是“能生动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吸引听众兴趣”,可设计三级活动链:第一级“故事梳理活动”,提供“时间轴”工具支架,让学生填写人物事迹关键点,梳理讲述顺序;第二级“示范交流活动”,播放教师或优秀学生的讲述视频(示范支架),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加入动作、调整语气”;第三级“分组展示活动”,利用平板电脑录制小组讲述视频(技术支架),让学生通过回放自评互评 [3]。每级活动均围绕核心任务展开,且前一活动为后一活动铺垫,形成“梳理—模仿—实践”的进阶路径。
此外,活动设计需注重“全员参与”,如采用“同桌互练—小组展示—班级互评”的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提供“句式支架”(如“这个故事讲的是 ___,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_”),帮助其完成基础表达。支架式活动链既降低了交际难度,又为学生能力提升提供了阶梯。
四、融合任务与评价,实施创意化反馈机制
任务驱动式教学需“以评价推动任务进阶”,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评价应兼顾“过程与结果”,采用创意化方式,保护学生积极性。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1-2 年级)评价需“重视保护学习兴趣”,中年级可在此基础上增加“能力反馈”,实现“以评促学”。
评价方式可结合任务特点设计:一是“情境化评价”,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介绍一种事物》,在“班级好物推荐会”情境中,设置“最佳推荐官”奖项,评价标准编成儿歌(“说清楚,有细节,听仔细,提建议”),让学生用儿歌互评;二是“过程性评价”,设计“交际成长卡”,记录学生课堂“发言次数”“提问质量”“补充建议”等,每节课后由小组共同填写,直观呈现进步;三是“多元主体评价”,除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自评”(如“我今天说清了事物特点吗”)、“家长评价”(如“孩子在家分享了课堂故事,能回应我的提问”),形成评价合力。
创意化评价需紧扣任务目标,避免形式化。如四年级上册《我们与环境》口语交际,评价重点是“能否结合实例说明保护环境的做法”,可采用“星级评价表”,从“实例数量”“表达清晰度”“互动积极性”三个维度打分,让学生明确提升方向 [3]。评价贯穿任务始终,既能及时反馈问题,也能激发学生持
续参与的动力。
结语
任务驱动式教学为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注入了活力,其核心在于“以目标定任务、以情境促参与、以活动练能力、以评价助进阶”。在部编版教材教学中,教师需紧扣教材编排意图与学生生活经验,设计“目标明确、情境真实、活动有序、评价多元”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倾听、表达与互动能力。未来教学中,还可进一步融合信息技术(如利用虚拟情境模拟复杂交际场景),丰富任务形式,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能提升口语交际课堂实效,更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精神,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婧 . 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式口语交际教学探究——以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为例 [J]. 小学语文 .2025(01):55-59.
[2] 包晓平 . 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式探究课堂模式实践 [J]. 天津教育,2025(08):123-125.
[3] 杨勇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J]. 教师,2025(09):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