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李鹤婷
内蒙古自治区烟草公司赤峰市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 024000
0 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的重大责任。企业发展战略作为指引国企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纲领性文件,其制定与实施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国家经济命脉的稳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绝非独立于企业经营之外的政治任务,而是深度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力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执行与调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1 政治引领:确保发展战略方向正确
1.1 战略方向与国家意志的一致性维护
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将其精神实质精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之中。党组织在企业战略规划启动阶段便深度介入,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引导管理层深刻理解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战略意图、产业政策导向以及重点发展领域 [1]。例如,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重大部署时,党组织通过前置研究讨论,确保企业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核心业务布局等战略要素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契合,避免战略方向偏离国家轨道或陷入短视逐利的误区。这种前置把关和方向校准,从源头上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政治正确性和宏观适应性,使国企的发展始终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1.2 重大决策风险的政治把关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伴随着重大投资、并购重组、技术路线选择等高风险决策。党组织通过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在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党组织重点审视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科技安全,是否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或重大政治社会影响 [2]。这种政治把关并非替代专业的经济技术论证,而是在专业评估基础上叠加政治维度的考量,有效识别和过滤掉那些可能带来政治风险或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的选项,确保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在政治上是安全的、方向上是正确的,为企业战略的稳健推进构筑坚实的政治防火墙。
2 组织保障:赋能发展战略高效执行
2.1 战斗堡垒作用的战略支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国有企业中,党支部(党总支)建在车间、班组、项目、研发团队等基层单元上,成为推动战略落地的前沿阵地。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在重大项目攻关、核心技术突破、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冲锋在前,攻克技术难关,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效能,确保战略任务在基层一线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种嵌入式的组织力量,有效打通了战略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微观行动,形成强大的组织推动力。
2.2 干部人才队伍的战略支撑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国有企业党组织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在选人用人中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导人员队伍。党组织主导企业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考核与监督,确保企业掌舵人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卓越的治企能力,能够深刻理解并有效执行企业发展战略[3]。同时,党组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发展成党员,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3 融合聚力:凝聚发展战略核心动能
3.1 思想引领与文化融合的战略协同
党组织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头脑,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形势任务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深刻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背景、意义、目标与路径,将国家发展大局、企业战略愿景与员工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持续的思想引领,有效解决了战略认知偏差和思想认同问题,将企业战略目标内化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同时,党组织大力培育和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将党的优良传统融入企业文化内核,塑造忠诚担当、创新进取、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这种融合了红色基因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创造力,营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浓厚氛围,形成推动战略实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实力。
3.2 监督保障与生态营造的战略护航
党组织通过严格的党内监督和纪律建设,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紧盯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特别是那些可能阻碍战略实施、损害企业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4]。同时,党组织积极推动构建大监督格局,整合纪检、审计、法律、财务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这种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一方面有效防范了战略执行中的廉洁风险和经营风险,保护了国有资产安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公平公正、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保护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维护了企业的和谐稳定,为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经营环境本身就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
4 结论
国有企业党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独特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确保国有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政治保证。这种支撑作用并非抽象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政治引领、组织保障、融合聚力三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维度,具体而深刻地作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在政治引领层面,党建确保了发展战略始终与国家意志同频共振,为战略制定锚定了正确的政治坐标,规避了方向性风险。在组织保障层面,党建通过建强战斗堡垒和锻造骨干队伍,为战略执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依托和人才支撑,确保了战略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效。在融合聚力层面,党建通过思想引领、文化塑造和监督护航,有效凝聚了全员共识,激发了内生动力,营造了良好生态,为战略实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并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姬旭辉 .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J]. 理论学刊 ,2025,(04):75-84.
[2] 张晓明 . 浅谈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J]. 才智 ,2018,(13):183.
[3] 蔡彦斌 . 大型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发展期企业文化建设 [J]. 中外企业家 ,2014,(14):165+167.
[4] 上海建设系统深化国企改革的战略重点何在——摘自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张惠民同志在建设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 ,1999,(05):4-6.
作者简介:李鹤婷,女,1996 年12 月,汉族,内蒙古凉城县,硕士研究生,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