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在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

郭建梅

云南省红河州中医医院 云南 红河州 654300

【关键字】循证医学;预见性护理;PICC 置管化疗

在临床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式。但由于长期留置导管,发生静脉炎、感染以及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均会造成影响 Π0[1] 因此,对于使用 PICC 置管化疗的患者,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对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在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作用展开分析与探讨,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21.01-2024.12期间,本院收治的20名PICC置管化疗患者资料( 1=20 例,平均年龄为 48.47±6.18 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由小组查阅资料文献,并进行讨论与分析,总结出PICC 置管化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发症等,并针对上述结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等差异,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通过播放科普视频、发放健康科普图册、示范性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对PICC 置管化疗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其对治疗的配合度与依从性;

进行穿刺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一次成功。尽量选择较粗的血管,若患者的血管较细,则应进行湿热敷或外涂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保证患者的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若有潮湿、污染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敷贴。在进行输液前后,均应进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或者正压封管,并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避免出现扭曲、松动等情况;

关注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的变化,主动与患者沟通,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应及时开展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并树立信心,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

向患者详细讲解置管的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技能,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及技能,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者的导管、穿刺点区域皮肤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实施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前后,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使用 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 t 和“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 x2 和 % 表示计数资料, P<0.05 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比

结果显示,实施预见性护理前,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为 52.00% ,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为 87.50% ( x2=29.865 ,P<0.001 ),可见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实施护理前(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

结果显示,实施预见性护理前,患者中出现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导管异位、静脉炎的例数分别为 2 人( 10.00% )、1 人( 5.00% )、2 人( 10.00% )、1人( 5.00% ),实施预见性护理后,分别为 1 人( 5.00% )( x2=0.360 , P=0.548 )、0 人( 0.00% )( x2=1.026 , P=0.311 )、0 人( 0.00% )( x2=2.105 , P=0.147 )、0 人( 0.00% )( x2=1.026 , P=0.311 ),可见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 人( 5.00% ),明显低于实施预见性护理前的 6 人( 30.00% )( x2=4.329 ,P=0.0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PICC 置管化疗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操作方便、可长时间留置等特点。但由于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出现静脉炎、感染等不良事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保证 PICC 置管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命质量,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是指,在完善的医学理论基础上,对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治疗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全面评估,再为患者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预防护理措施 [2,3]。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 PICC 置管化疗的认知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同时培养自我护理意识与技能;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比实施预见性护理前明显提高,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实施预见性护理前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对 PICC 置管化疗患者实施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 PICC 健康教育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 温文杰 . 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中国民康医学 ,2024,36(4):168-171.

[2] 王娥 , 何耀武 . 基于风险识别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在肿瘤 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10(17):179-182.

[3] 郑万荣 , 赵文凤 .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在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5,37(1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