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
仉元美 高玉玲
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兴蒙学校 273300
引言
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习作不仅是表达生活经验和思维成果的方式,更是培养其审美素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普遍存在目标割裂、内容零散和过程僵化等问题,学生往往将写作视为一种任务,而缺乏真正的兴趣与创造欲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推广,大单元教学理念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兴起,其强调以单元整体性目标为导向,通过主题统领、内容整合和方法渗透,打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割裂状态,从而实现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将大单元教学引入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和思维支撑,还能有效改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本文将从习作教学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大单元教学理念,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设置的模糊性、内容选择的单一性、教学过程的形式化以及评价方式的片面化。首先,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与发展性,教师往往侧重于完成课标要求的基本任务,而忽视学生个性化表达与创造力培养,导致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足,习作成为机械的应付。其次,习作内容选择偏向生活琐事或应试化题材,缺乏对学生情感、思维和审美发展的关注,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再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色彩过浓,过度强调写作技巧和范文模仿,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性体验,学生难以真正形成自主写作的习惯与能力。
二、大单元教学理念在习作教学中的价值
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过程与方法的融合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其核心在于通过主题化、整体化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完整的学习情境中实现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引入大单元理念,具有多方面价值。首先,它有助于建立清晰的习作目标体系,通过单元整体目标与习作目标的对接,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发展。其次,大单元教学能够整合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多维度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形成由感知到表达的自然过渡。
三、大单元习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目标统整,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核心素养要求,设计多层次、可递进的习作目标,既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注重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内容整合,应将课文阅读、课外阅读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与表达情境,使习作内容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思辨性。第三是过程引导,教师应通过预写、互评、修改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完整的写作过程意识,培养其自主规划与反思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通过提问、讨论与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四、大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大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路径应立足课堂实际,注重整体性设计与系统性实施。教师在实践中应首先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写作任务群,使任务之间形成递进关系,既有基础性任务,也有拓展性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其次,在课堂实施中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与写作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并在写作中反思阅读。
五、大单元习作教学的创新意义
大单元习作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它实现了从单一技能训练向综合素养培养的转变,强调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及生活实践的融合,推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协调发展。其次,它推动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资源整合者,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再次,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整体化的设计和系统化的实践,提升了课堂的生成性与互动性。
结论
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主题统领、整合内容、注重过程和优化评价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习作教学中目标模糊、内容单一、过程僵化和评价片面的弊端。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大单元习作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跨学科融合、信息化支持和个性化指导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 . 小学语文习作大单元教学研究 [J]. 语文教学研究 , 2021, 12(3):45-49.
[2] 李红梅 . 基于大单元视角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路径探析 [J]. 当代教育科
学 , 2022, 18(4): 63-68.
[3] 张伟 . 小学语文习作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3, 39(7): 72-76.
作者简介:张敬文(1976.12.25-),男,汉族,甘肃省武威市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泥材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