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主体结构检测中常见缺陷识别与处理对策

作者

黄天威

长春市汇裕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

   

一、引言

在建筑领域,主体结构对其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优质主体结构可保障建筑正常承载荷载、抵御外界影响。但实际中,主体结构易出现各类缺陷,这既影响建筑功能,又威胁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主体结构检测并准确识别缺陷、采取有效处理对策极为重要。本文将深入剖析主体结构检测里常见的缺陷识别方法及相应处理对策,以期为提升建筑主体结构质量、保障建筑安全与耐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建筑行业更好发展。

二、主体结构常见类型及缺陷表现

2.1 混凝土结构缺陷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常见缺陷表现多样。裂缝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表面的细微裂缝,也有贯穿性裂缝,其走向、宽度和长度各有不同,多因收缩、温度变化或荷载作用引发。强度不足也是一大隐患,会致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通过试块抗压试验等可发现部分区域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标准,可能源于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密实等施工环节问题。

2.2 砌体结构缺陷

砌体结构常出现裂缝,像在门窗洞口周边、墙体转角处等应力集中部位易产生,或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斜向裂缝。组砌混乱现象也时有发生,砖的砌筑方式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墙体整体性变差,影响结构稳定性,直观表现为砖缝宽窄不一、通缝过多等情况。

2.3 钢结构缺陷

钢结构易出现变形情况,如钢梁、钢柱在受力不均或安装偏差等情况下产生弯曲、扭曲变形。焊缝缺陷同样不容忽视,像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严重削弱钢结构连接强度,威胁整体结构安全。

三、主体结构常见缺陷的成因分析

3.1 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变化对主体结构影响显著,混凝土结构会因热胀冷缩产生内应力,当应力超出其抗拉强度时便形成裂缝,例如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建筑外墙混凝土更易出现此类情况。湿度方面,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砌体结构中的砖块可能受潮软化,降低砌体强度,同时也易引发墙体霉变等问题。此外,像酸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会侵蚀钢结构表面,使钢材生锈,进而削弱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加速其出现变形、焊缝劣化等缺陷。

3.2 施工相关因素

施工工艺不当是导致缺陷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混凝土施工中,若配合比计算失误,水灰比过大,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收缩裂缝增多。振捣过程不规范,致使混凝土内部存在蜂窝、麻面,影响密实性。砌体施工时,工人砌筑手法不熟练,未严格按照组砌方式操作,就容易出现组砌混乱的状况。而钢结构焊接中,焊接人员操作不达标,未做好焊接前的清理、预热等准备工作,就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焊缝缺陷,影响结构质量。

四、主体结构检测常用方法

4.1 回弹法介绍与应用原理

回弹法是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常用无损检测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回弹仪的弹击锤撞击混凝土表面,弹击后弹击锤回弹的距离与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联,而混凝土表面硬度又和其内部强度有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回弹值,并结合碳化深度等相关参数,按照预先制定的测强曲线,就能推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能对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快速检测,不过其检测结果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碳化深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实际应用时需综合考量并对数据进行谨慎分析。

4.2 钻芯法特点及操作要点

钻芯法属于半破损检测方法,它是直接从混凝土结构中钻取芯样,然后对芯样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抗压试验测定其强度,以此来评判结构实体的混凝土强度。这种方法检测结果直观、准确,可靠性高,尤其适用于对回弹法等检测结果存在疑问的情况进行验证。但钻芯操作会对结构造成局部损伤,所以要严格控制钻芯的位置、数量以及钻取的深度等,同时要做好后续的修补工作,确保结构的完整性不受过大影响。

4.3 其他检测方法简述(如超声波探伤等)

超声波探伤在钢结构检测中应用颇多。它是利用超声波在钢材中传播时遇到缺陷会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特性,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变化来判断钢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像焊缝中的气孔、夹渣等都能被有效检测出来。此外,对于砌体结构,可采用砌体原位轴压法等,通过在墙体原位施加压力,测量其变形情况,评估砌体的抗压性能,为判断砌体结构质量提供有力依据。

五、主体结构缺陷的处理对策

5.1 混凝土结构缺陷处理

5.1.1 优化配合比的具体措施与作用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需精确算好各原材料用量,依工程与环境合理降水灰比,提升密实度与强度。如高温施工可加缓凝剂,防水分散失致裂缝,选优质水泥保证强度发展,科学调配从源头提质量、增承载能力。

5.1.2 加强振捣等施工过程控制手段

浇筑时严格把控振捣,用合适振捣设备按规定操作,排出气泡保证密实。大体积混凝土要设施工缝、后浇带,做好温度监测控制,防温差大产生裂缝,保障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

5.2 砌体结构缺陷处理

5.2.1 针对砌体裂缝等的修复方法

对于砌体出现的裂缝,若裂缝较细,可采用水泥砂浆勾缝修复,将裂缝清理干净后,用水泥砂浆仔细填充、压实,恢复墙体的外观与一定的整体性。若裂缝较宽,则需先将裂缝处砌体适当剔凿,嵌入钢筋网片后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修补,增强墙体的抗裂能力。

5.2.2 改善组砌混乱的整改措施

当发现砌体组砌混乱时,要及时拆除不符合要求的部分砌体,对施工人员重新进行砌筑规范培训,严格按照正确的组砌方式,如一顺一丁、三顺一丁等进行重新砌筑,保证砖缝均匀、墙体的整体性良好,从而提升砌体结构的稳定性。

5.3 钢结构缺陷处理

5.3.1 应对变形的矫正及加固策略

钢结构轻微变形用机械矫正法,借助千斤顶等设备恢复原状;严重变形综合考虑受力,用火焰矫正法加热矫正。矫正后按需增加支撑构件、加固节点等,增强整体稳定性。

5.3.2 焊缝缺陷修复方式

对于焊缝中存在的气孔、夹渣等缺陷,首先要将缺陷部位的焊缝清理干净,可采用打磨、气刨等方式去除有问题的焊缝金属,然后按照焊接工艺要求重新进行焊接,焊接后通过探伤检测确保焊缝质量合格,保障钢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六、结论

通过对主体结构检测中常见缺陷识别与处理对策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了混凝土、砌体、钢结构常见缺陷及其成因,涵盖了环境、施工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详细介绍了回弹法、钻芯法等实用检测方法,以及相应的针对性处理措施。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主体结构检测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使相关人员能更高效地发现缺陷并妥善处理,进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与耐久。然而,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主体结构的情况也越发复杂,后续还需持续关注行业动态,进一步完善缺陷识别与处理机制,为建筑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魏国强 .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主体结构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24(10):178-180.

[2] 汪韡 .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连接部位检测技术研究 [J]. 城市开发 ,2025(12):172-174.

[3] 洪涛滔 . 房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评估与应用研究 [J]. 房地产导刊 ,2025(14):155-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