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低剂量螺旋CT 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

邹繁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梅州 514700

0.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都是十分常见的癌症疾病。与其他癌症类似,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展至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病灶治疗的最佳时期,导致致死率极高 [1]。因此,尽早确诊肺癌并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传统的胸部 X 线片和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难以有效发现早期病变[2]。近年来,低剂量螺旋 CT(LDCT)因其高分辨率和低辐射剂量,逐渐成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分析低剂量螺旋CT 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可行性,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综述

本研究纳入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某医院就诊的肺癌高危人群600 例,均符合《中国肺癌筛查指南(2022 版)》高危人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 50-75 岁的人群;(2)吸烟史 ⩾30 包 / 年(包括戒烟不足15 年)的人群;(3)存在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肺癌)的人群。

排除标准:(1)已经确诊为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人群;(2)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筛查组( n=300 )与对照组( n=300⋅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均 ):

(1) 筛 查 组: 男 性 182 例( (60,7%) ), 女 性 118 例(39.3%), 年 龄( (62.4±6.8) )岁;

(2) 对 照 组: 男 性 175 例( 58.3%) ), 女 性 125 例(41.7%),年 龄(63. 1±7.2) )岁。

1.2 研究方法简析

筛查组接受低剂量螺旋 CT(LD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 SOMATOM Drive双源CT,参数设置:

① 管电压: 120kV (肥胖者调整为 140kV) );

② 管电流:30-50 mAs(自动剂量调节技术);

③ 扫描层厚: 1mm ,螺距 1.2 ;

④ 重建算法:迭代重建(ADMIRE 3 级)。

对照组接受常规 X 线胸片检查(后前位 + 侧位),采用美国 GE Definium6000 数字化 X 线机。

阅片流程: ① 由 2 名高年资胸科放射医师双盲独立阅片,意见分歧时由第3 名主任医师仲裁; ② 阳性结节定义为:实性结节 ⩾6mm ,或部分实性/ 磨玻璃结节 ⩾5mm ; ③ 检出结节者行 AI 辅助分析(推想科技 InferRead CT Lung系统),评估恶性概率(低危 <5% 、中危 5‰ 、高危 >60% )。

1.3 观察指标界定

(1)检出率: ① 肺癌检出率:病理确诊的肺癌病例数/ 总筛查例数 ×100% ;② 早期(Ⅰ期)肺癌占比:TNM 分期Ⅰ期病例数/ 总肺癌病例数 ×100% 。

(2)辐射剂量: ① 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单位:mGy); ② 剂量长度乘积(DLP,单位: mGy⋅cm) ),换算为有效剂量(

(3)假阳性率:影像学阳性但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的病例数 / 总阳性病例数 ×100% 。

(4)后续诊断依从性:筛查阳性者完成增强CT、穿刺活检或手术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以“ x2,∗ 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当 P<0.05 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 中可以看到:

(1) 检 出 效 能: 筛 查 组 肺 癌 检 出 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9.3% vs3.0%, P=0.001 ),且早期肺癌占比达7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33.3%(P=0.030) )。

(2)辐射安全:筛查组有效辐射剂量(1.2 mSv)显著高于对照组(0.1mSv, P⟨0.001⟩ ),但仍低于常规CT 剂量(约 7mSv. ),符合低剂量筛查标准。

(3)假阳性管理:两组假阳性率无显著差异(61.6% vs 57.1%, P=0.722) ),但筛查组通过 AI 辅助分析将高危结节恶性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82.4%(14/17),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

(4)依从性差异:筛查组阳性病例后续诊断依从性达 93.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 4% ( (P=0,005 )。

表1 两组筛查结果及辐射剂量比较

3. 综合讨论

本研究证实,低剂量螺旋CT(LDCT)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具有显著优势。LDCT 组肺癌检出率(9.3%)是 X 线组的 3 倍,且 71.4% 的病例为早期(Ⅰ期),远高于对照组的 33.3% 。LDCT 通过薄层扫描( (1mm) )与迭代重建技术,显著提升对微小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的辨识能力,而传统 X 线因组织重叠效应易漏诊 ⩽10mm 的病灶。此外,LDCT 组后续诊断依从性达 93.2% ,可能与三维图像直观显示结节形态、AI 恶性概率预测(高危结节准确率 82.4%)增强患者信任度密切相关。

尽管 LDCT 辐射剂量 )显著高于 X 线( (0.1mSv) ),但其值仅为常规 CT 的 17% ,且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筛查安全阈值(3mSv)。结合 AI 辅助分析,LDCT 在假阳性率(61.6%)与 X 线组(57.1%)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通过风险分层减少了 45.2% 的不必要活检(高危结节中82.4% 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值得注意的是,LDCT 组中 COPD 合并者的早期检出率( 78.6% )显著高于单纯吸烟者( 65.2%, , ),提示肺结构破坏可能增加恶性结节影像特征显著性。

综上,LDCT 凭借高敏感性、可控辐射及 AI 辅助优化,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了可靠工具。

参考文献:

[1] 宋增刚 , 葸峰 , 郑生喜 , 等 . 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效果及应用价值 [J]. 名医 ,2024,(02):30-32.

[2] 葸峰 , 郑生喜 , 贾勇 , 等 . 低剂量螺旋 CT 与常规螺旋 CT 在高危人群肺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7(1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