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读后续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唐妙荣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第四初级中学 532200

前言: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来讲,读后续写当属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其具备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创造力的作用。伴随教育改革持续不断地深入推进,英语写作教学已不再仅仅将关注点局限于基础的语法与词汇训练方面,而是愈发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读后续写是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创作这一方式,来达成不仅能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其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的效果。凭借有效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既能促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又能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筑牢坚实的根基。

一、科学筛选适配性阅读文本

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精准选择阅读材料乃首要环节,在文本难度把控上需严格依循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确保所选材料介于学生现有语言能力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具体可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语言能力要求,结合教材单元主题及语法知识点,筛选出词汇量、句式复杂度与学生实际水平契合的语篇,如学习“人际交往”主题单元时选取以校园友情冲突为背景的故事文本,既贴合教学内容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叙事结构来讲,优质读后续写素材应具“开放式结局”特征,故事于矛盾冲突高潮处或关键抉择节点骤然停止能有效激活学生认知冲突,促使其调动语言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情节建构,教师可通过删减冗余情节、增设悬念伏笔等对原始文本二次开发,实际教学中,英语分级阅读体系、简写版经典童话及英文报刊青少年专栏皆是获取素材的优质渠道,在文本导入阶段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或通过预测性提问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后续续写奠定认知基础。

二、多维构建沉浸式写作情境

情境创设之核心在于构建语言运用的真实交际语境,可借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实现多模态情境营造,以视频影像还原故事场景、用音频素材渲染氛围、靠动态图片增强视觉冲击,比如以“荒岛求生”主题文本为例,通过播放海浪拍打礁石的音效、展示荒岛地貌的 3D 影像,便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其于身临其境中感知主人公的处境与心理变化。角色扮演作为具身认知理论的实践应用,凭借角色代入促使学生深度理解人物性格与情感逻辑,在分组演绎过程中,学生需运用目标语言完成角色对话与动作表达,如此具身化的语言实践可显著提升语言输出的流畅性与准确性,且表演结束后,基于对角色的具象化认知,学生续写的人物刻画会更立体,情节发展也更合理。生活化情境创设注重联结文本内容与现实经验,教师可设计“故事照进生活”讨论环节来引导学生分享与文本主题相关的个人经历,例如在续写“环保行动”主题故事时,学生可把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真实体验融入创作,使得续写内容兼具现实意义与情感温度,而多元情境的协同运用,不但能激发写作动机,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系统搭建阶梯式写作支架

遵循“渐退式支持”原则搭建写作支架,从多维度为学生提供认知脚手架,在语言层面,教师可构建“词汇网络”与“语法矩阵”,通过词群联想拓展近义词、反义词,利用语法树展示句法结构变体形式,设计“填空式仿写”“情境化造句”等练习以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转化。在情节构思方面,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演,如针对“魔法钥匙”的奇幻故事设计“这把钥匙隐藏着什么秘密?”“谁会争夺这把钥匙?”“主人公如何利用钥匙化解危机?”等递进式问题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叙事框架,同时引入“故事弧线”理论,经分析优秀范文情节起伏让学生掌握故事创作基本规律。组织框架的搭建侧重于结构范式的传授,教师可提炼“起承转合”“冲突 - 解决”“发现 - 探索 - 领悟”等经典叙事模型,配合连接词使用手册指导学生构建层次分明的文本结构,借助支架的逐步撤除使学生实现从模仿写作到独立创作的能力进阶。

四、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写作教学重要反馈环节,需教师评价兼顾语言准确性与内容创新性并采用“分项评分 + 质性评语”模式,在语言维度细化拼写、语法、词汇、句式等评分标准,于内容维度重点考察情节连贯性、人物塑造、主题升华等要素,评语撰写注重建设性反馈,做到既肯定亮点又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学生自评与互评着重于元认知能力培养,通过制定含内容、结构、语言、创意四个维度的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对照标准自我反思,互评环节采取“双盲评审”“小组圆桌讨论”等形式促使学生于批判性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在交流碰撞里完善作品。家长评价的引入可拓展评价视角,家长作为“外行读者”能从故事可读性、情感感染力等角度提供反馈,此来自现实读者的真实评价有助于学生建立读者意识、提升作品传播价值,多元评价主体协同运作形成“教师引导 - 学生内化 - 家长补充”的立体评价网络,有效促进学生写作素养全面发展。

总结:以读后续写教学革新初中英语写作课堂,借读写融合实现提升学生文本理解、语言表达与思维创新能力之效,进而形成教学良性循环。然实践中存有教师理念不足、任务难度失衡、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状况。往后当强化教师培训、优化任务设计、构建多元评价、融合信息技术,以推动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与核心素养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奥 . 学生读后续写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7(04):14-17.

[2] 邱赛仙 .“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探究 [J]. 英语教师,2017,17(03):135-139.

[3] 彭红英 . 将读后续写应用于提高二语写作连贯性研究 [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4):115-117.

[4] 毛志成 . 探析“读后续写”对外语写作的影响 [J]. 英语教师,2016,16(10):19-21+27.

[5] 王学鹏 . 读后续写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和启示 [J]. 英语教师,2016,16(23):108-111.

[6] 余伟琳.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2015(16):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