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作者

杨慧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鹭秀小学 重庆 409900

引言:

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标的提出明确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向,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新要求的引领下使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最大化发挥教育工作的价值。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提升摆在重要位置,实现知识技能提升与核心素养强化并重,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此,教师可以构建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案设计,调整思路,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一、单元整体教学价值

单元整体教学实现了教材知识的解构重组,帮助学生使用综合视角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促进认知结构化。学生深度理解并记忆课程知识,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运用学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另外,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落到实处,并贯穿课程知识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塑造有利于知识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单元整体教学促进教育事业变革创新,借助现代化教学模式调整教育节奏,深度推进教育改革[1]。

二、优化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明确界定教学方向

目标设计是教师确定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的关键要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的能力提升效果。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要合理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界定教学方向,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梳理和教学环节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此时,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教学内容,从中找出涵盖核心素养的部分,将其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结合学生能力发展情况确定核心素养培育重点,强化目标引领,为课程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以下简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能力素质的提升要求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比如,从数感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形成和产生的过程,了解意义和特征,明确分数与除法关系。为了锻炼推理能力,学生应当能够分辨真假分数并了解表达形式,学会将假分数转化为整数。

(二)重构数学知识内容

单元整体教学重新调整了教材的框架设计,突破单元界限,强调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拓展学习视角,细化知识结构,丰富理论体系。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切入,老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需要重新设置单元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更加体系化的方式梳理知识内容,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生活实践中高效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学科技能便利日常生活。在本学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关注不同年级知识点的逻辑性,完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含义与特点,随后分析分类、高、三边关系、内角和等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合理分配课时,分别为上述知识内容设置 1 课时、1 课时、2 课时、3 课时、3 课时,增强教学效果,培养

核心素养。

(三)组织优质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丰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多角度讲解课程知识,深化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因此,教师需要在不影响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充实数学课堂,在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思维意识的活跃度,使其真正参与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在主动思考和亲身实践中强化核心素养。

例如,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属于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几何知识,学生可能无法想象圆柱和圆锥的结构,难以理解相关原理和公式。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迁移到单元整体教学中,从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杯、笔筒、荧光棒、斗笠、沙漏等物品入手,带领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将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随后,教师提高难度,要求学生猜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结合可拆解模型验证猜想,深入理解公式内不同参数的含义。

(四)夯实课堂教学成果

关注课堂教学设计的同时,教师同样需要完善课后设计,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夯实能力基础,尽快完成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化,将模糊概念和理解确定为核心素养。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课堂知识和学科技能的掌握程度,结合全面完善的课程评价工作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在调整和改进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思路 [2]。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给出方程要求学生求解,进而使用生活化实践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题目要素后自行列出方程并求解。这一作业内容在锻炼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了问题分析和信息整合能力。随后,教师可以在单元整体教学结束后询问学生有关课堂教学设计的意见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教学思路。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时,可以采取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提升这一目标的引领下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此时,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基本方向,在根本上把握课程教学方向与素质教育一致,从单元整合的视角重组课程知识点,组织与理论知识和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后作业和课程评价完善教学环节,延长教学链条。

参考文献:

[1] 常冰冰 , 薛小燕 . 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一年级上册“有趣的立体图形”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2024,(32):6-11.

[2] 沈爱丽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J]. 数学之友 ,2024,(2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