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特殊教育学校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路天舒

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引言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专门设立的特殊教学服务,目的在于教育存在身心缺陷的学生。孤独症儿童也是特殊教育的对象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学生和健康学生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也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特殊学校对孤独症儿童教育中。也需要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改革教学理念,能够将语文教育融入实际生活当中,通过生活教育起到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特殊教育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意义

(一)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特殊学校语文教学开展中,需要教师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出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引导在现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去感受语文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孤独症儿童将语文知识有效地融入实际生活当中,并且在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中有效提升自身对于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情感培养,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帮助孤独症儿童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提升学生知识学习兴趣

在特殊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开展中,因为孤独症儿童对语文知识缺少一个深入的认知,导致在语文知识学习中会感觉较为枯燥和乏味,不仅降低了语文教学效率,还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能够将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引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在生活化引导下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在语文教育中,生活教育理念构建十分重要,通过生活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在生活化情境构建下,也能够有效降低孤独症儿童的孤独程度,确保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1]。

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下生活化教学理念促进共同发展

在特殊学校中,孤独症儿童因为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性,所以在生活化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能力差异性针对性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在生活教育的理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能够确保所有学生在自身的学习能力上,知识学习能力均得到提升,进而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的效果。并且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在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学习《花园果园》这节课,教师就可以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层面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为学生呈现出花园果园实际动态视频,让学生在这种对知识直观的感受下,对文章知识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学习和实际的生活情境互相联系。教师还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根据学生能力层面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小组划分,对于班级中学生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学生通过生活化学习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即可,而对于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需要让学生在生活教育理念下深入进行知识探究,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能够让所有学生均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种生活化教育理念下,也能够起到对孤独症儿童心理层面疏导的效果。

(二)通过生活情境构建激发学生知识学习兴趣

在特殊学校开展语文教学中,要想起到对孤独症儿童良好的培养效果,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教材要求来进行生活化情境构建,在生活化情境构建下,能够吸引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知识学习中。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中,也要遵循适用性原则,需根据孤独症儿童内心特点开展,在生活情境构建下,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引导,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例如学习《它们都会跳》这节课,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确保孤独症儿童对课堂知识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理解,就需要为学生创建出一个生活化情境,可以为学生播放这些会跳的生物视频,然后组织学生到操场当中,实地观察校园当中会跳的小生物,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生活情境引导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孤独症儿童心理的孤独情绪,引导孤独症儿童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确保语文高效课堂的顺利建成。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确保认知能力的提升

语文知识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用语,有些时候路边的风景以及生活中各个层面都和语文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对孤独症儿童教学中,就需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互相联系,在生活化引导下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代入到实际生活中进行体会,以此起到充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的目标 [2]。

例如学习《大扫除》这节课,教师就需要将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可以为学生设计回家帮助父母扫地、洗衣服的大扫除活动中,在这种生活化引导下,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大扫除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够让学生在劳动中降低自身存在的孤独感觉,通过回家劳动的方式也能够和家人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情谊,让孤独症儿童学会感恩,从而在生活教育理念下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结束语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中孤独症儿童教育中,适当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实际生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语文知识学习中,在教学中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孤独症儿童心理层面的疏导。这就要求特殊学校教师能够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学习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蓝辰珠 . 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J]. 语文新读写 ,2021, (16): 78-80.

[2] 刘荣新. 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1, (06): 76-77.

作者简介:路天舒,出生年月:1993 年10 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