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推广策略

作者

何翱

四川盛禾田岭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400

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如阳澄湖大闸蟹、洛川苹果等,实现了本地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本文主要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推广策略,希望可以为品牌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定义与特征

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是说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范围里,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与农业经营主体一起打造,以区域特色农产品当作核心,有着统一质量准则、地域文化风采的集体品牌,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其一体现为主体多元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一般情况下由政府主导,当地农业企业承担运营工作,农户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里面,携手打造的品牌内容 [1],二是展现出地理限定的属性,公共品牌仅被限定在特定的地理位置范畴,且由本区域符合条件的生产者承担生产与销售工作,三是凸显利益共享特性,该地区内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者,都能从品牌发展中获利。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推广策略

(一)品牌差异化塑造,强化核心竞争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为使农村区域公共品牌实现有效运营与推广,应加强品牌差异化方面的塑造,提升本地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一是大力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若达成差异化发展,要把地域特色融入品牌塑造的相关事宜中,可针对本地农产品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展开挖掘,按照历史背景编写品牌故事,也可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拍摄纪录片,把文化元素以直观可见的方式呈现,进一步增添农业品牌的文化底蕴。也可将地方民俗活动跟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加以结合,像吐鲁番葡萄节、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这些庆祝活动,在加强品牌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可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2],二是搭建一套系统化的品牌标识架构,需为农业区域公共品牌设计统一的品牌标识及包装,进一步改善品牌的可辨识度,为保证品牌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中有较强的竞争力,需构建一套高质量的品质标准体系,应制定比国家标准高的品质规范,同时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实现品质的整齐划一。三是实现精准的市场定位,在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进程里,可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推广手段,高端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更为看重,而大众市场则着重体现性价比,年轻群体更偏爱高质量的包装以及线上购物模式,依靠差异化的推广策略,能有效实现品牌在特定群体间的扩散与宣传。

(二)数字化营销,提升品牌曝光和转化

就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和推广而言,需运用数字化营销模式增强品牌的曝光及转化,从事品牌运营推广的相关人员需在政府、本地农业企业组织引导下,搭建全维度数字化营销矩阵,进一步做好短视频平台运营,采用日常内容运营、主题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直播的热度。政府部门和本土企业要在本土主播团队培养上多下功夫,可以跟头部主播携手合作,助力本地农产品卖出去,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也能参与直播带货活动 [3],在数字化营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的数据画像,且要在电商与社交平台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同时还需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营销推广里,推出智能客服、AI 营养师这类增值服务,消费者能借助智能化见证系统对购买的农产品予以鉴定,由此增强消费体验感,提高消费者对本品牌的信任水平,同时在运营管理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可搭建数字化的农产品品牌管理平台,实施网络舆情的监测行动,迅速应对负面舆情,同时采集各平台的销售数据以及用户行为记录,为后续品牌运营及优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三)整合产业链,提升品牌附加价值

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推广还需要对现有产业链进行整合,不断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首先,需要完善产业链的上游建设,在农业管理部门的组织下,需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推行统一的生产种植技术,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实现农产品品牌的规模化生产。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如智慧大棚、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生产品质。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要求农民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法,从源头上提高本地农产品品牌的竞争能力 [4]。其次,需要对产业链进行适当的延伸,农村地区需要根据本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以及产业建设情况,加强对地区公共品牌的精深加工,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应完善仓储物流体系,为农产品品牌的运输和推广提供支持。可以选择与大型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丹东草莓对保鲜配送的要求较高,当地与京东冷链合作,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结束语: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建设,需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差异化塑造,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积极开展营销推广工作,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提高品牌竞争力,并整合现有产业链,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做好物流管理工作,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促进农村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莉, 覃智.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J]. 中南农业科技 ,2024,45(9):168-171.

[2] 杨大蓉.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苏州区域 公共品牌重构策略研究 ——以苏州为例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40(3):198-204.

[3] 王康杰 . 基于发展区域公共品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以运城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 [J]. 农学学报 ,2019,9(6):92-100.

[4] 焦翔, 辛绪红, 孙布克. 乡村振兴战略下品牌农业的作用解析与路径研究 [J]. 农业经济 ,202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