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育训练场地的模块化保障体系设计
赵佳庆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教导大队教学保障室工程师
一、引言
军事体育训练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础,而训练场地作为训练开展的核心载体,其保障能力直接影响训练效果与质量。随着军事训练模式不断创新,训练科目日益多元,传统固定化、功能单一的训练场地已难以适配灵活多变的训练需求。模块化保障体系通过将训练场地拆解为标准化、可组合的功能模块,实现场地功能的快速调整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军事体育训练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保障。然而,当前部分军事体育训练场地在模块化设计中,仍存在模块划分不合理、组合逻辑不清晰、运维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保障效能的发挥。因此,探索科学的模块化保障体系设计路径,对提升军事体育训练场地保障水平、助力部队战斗力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二、军事体育训练场地保障的现状分析
当前军事体育训练场地保障在适配现代化训练需求方面,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首先,场地功能单一固化,多数训练场地按固定科目设计,如单一的田径场、器械训练场等,无法根据训练科目调整快速转换功能,当需要开展综合性训练或新型科目训练时,往往需重新规划建设,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与资源,还影响训练进度。其次,灵活度不足,传统场地的设施与布局多为固定结构,难以根据部队规模、训练强度的变化调整场地配置,例如在小规模分队训练时,大型场地易造成资源浪费;而大规模集训时,场地又面临容量不足的问题 [1]。最后,资源调配低效,不同单位的训练场地多为独立管理,模块部件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实现跨单位、跨场景的资源共享与快速调配,当执行野外驻训、临时集训等任务时,场地保障往往无法及时跟进,影响训练的连贯性与有效性。
三、军事体育训练场地模块化保障体系的设计路径
(一)科学划分功能模块,夯实体系基础
科学划分功能模块是模块化保障体系设计的核心前提,需结合军事体育训练的常见科目与核心需求,构建标准化、可独立运行的基础模块。划分过程中需遵循 “功能聚焦、标准统一” 原则,将训练场地拆解为基础训练模块、专项训练模块与辅助保障模块三类。基础训练模块涵盖田径训练、体能训练等通用科目所需场地部件,如可拼接式跑道单元、标准化体能训练区组件;专项训练模块针对战术体能、器械训练等专项科目,设计专用模块,如战术障碍训练单元、攀爬器械模块;辅助保障模块则包含休息区、器材储存区、安全防护区等配套设施模块。各模块需明确尺寸规格、接口标准与功能参数,确保不同模块具备统一的连接与适配基础,为后续拼接组合提供支撑。
(二)优化模块拼接组合,提升灵活适配性
优化模块拼接组合逻辑是实现军事体育训练场地功能快速转换的核心环节,需围绕 “按需配置、高效适配” 原则,构建科学的模块组合体系。首先要建立 “基础模块 + 专项模块” 的灵活组合模式,以基础训练模块为核心框架,根据不同训练任务需求增减专项模块。比如开展基础体能集训时,将基础训练模块中的跑道单元与体能训练组件进行组合,形成满足通用体能训练的标准化场地;当训练任务转向战术体能科目时,只需在现有基础模块上叠加战术障碍训练单元、攀爬器械模块,即可快速拓展场地功能,无需重新规划整体布局 [2]。同时,需设计便捷高效的模块拼接方式,采用统一标准的可拆卸式连接结构,确保模块拼接与拆卸过程无需复杂工具,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此外,组合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场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兼顾训练流程的连贯性与各功能区域的安全距离,让拼接后的场地既能精准匹配训练科目需求,又严格符合训练安全规范,最终实现 “一址多能、灵活调整” 的模块化保障目标。
(三)强化动态适配能力,响应多元训练需求
强化体系的动态适配能力,需建立基于训练需求的模块调整机制,确保场地保障能实时响应不同场景、不同规模的训练任务。针对野外驻训、临时集训等移动训练场景,研发轻量化、易运输的模块部件,搭配便携式运输与安装设备,实现模块的快速投送与现场组装,满足野外训练的场地需求;针对不同规模的训练单位,设计 “阶梯式” 模块组合方案,小规模分队训练可选择小型化模块组合,大规模集训则通过增加模块数量或拓展模块规格,提升场地容量。同时,建立需求反馈机制,实时收集训练单位的场地使用意见,根据训练科目更新与战术需求变化,调整模块类型与组合逻辑,确保保障体系始终与训练需求同步适配。
(四)完善管理运维机制,保障体系高效运行
完善的管理运维机制是模块化保障体系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需建立统一的模块管理平台,对各模块的库存数量、使用状态、维护记录进行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模块资源情况,实现资源的精准调配。制定模块维护保养规范,明确各模块的日常检查、维护周期与保养方法,定期对模块部件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模块性能稳定;针对损坏模块,建立快速维修与更换机制,储备常用模块备件,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此外,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专业的模块操作与运维队伍,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模块拼接、拆卸、维护技能,提升体系运行的专业性与高效性,保障军事体育训练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军事体育训练场地模块化保障体系的设计,是适配现代化军事训练需求的重要举措。当前场地保障中存在的功能单一、灵活度不足、资源调配低效等问题,可通过科学划分功能模块、优化拼接组合、强化动态适配、完善管理运维等路径解决。在设计与实践过程中,需始终以训练需求为导向,注重模块的标准化与灵活性,确保体系既能满足当前训练需求,又具备适应未来训练发展的拓展能力。通过构建高效、灵活的模块化保障体系,可为军事体育训练提供更优质的场地支撑,助力部队训练质量提升与战斗力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国庆 . 实战化军事体育训练场地建设的对策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6(23):17-18.
[2] 牛 印 广 . 武 警 院 校 体 育 场 地 设 施 建 设 现 状 及 建 议 [J]. 民 营 科技 ,2012,(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