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文化浸润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作者

吴琼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22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挖掘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水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形态,其蕴含的深邃智慧与思想精华,对塑造高职学生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具有显著价值。将水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深化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育人实效,更能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一、水文化的多维内涵

1.1 哲学意蕴:水的智慧启迪

水文化在哲学层面彰显出深刻的智慧。老子《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昭示了水滋养万物、不矜不伐的崇高德性,启迪人们追求无私、谦逊与包容。水“随物赋形”,依环境而变,体现了其强大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启示人们在面对复杂世界时需懂得变通,顺势而为。此外,“柔弱胜刚强”的哲理,如水滴石穿,揭示了柔韧持久之力可克刚强,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

1.2 历史积淀:水与文明的共生

从历史维度审视,水与人类文明演进息息相关。都江堰、郑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不仅是水利技术的奇迹,更是水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如都江堰,其科学规划与巧妙设计集防洪、灌溉、航运功能于一体,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庶,彰显了古人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勇于创新的治水智慧。历史上围绕水产生的诸多传说故事与民俗活动,也承载着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对团结协作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3 精神特质:水的品格映照

水文化在精神层面蕴含着宝贵的品质。水奔流不息、百折不回,象征着积极进取、勇克艰险的精神,激励人们追求理想时永葆奋进姿态。水清澈透明、涤荡污浊,象征着清白正直、坚守底线的品格,警醒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恪守道德、保持心灵纯净。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了虚怀若谷、兼容并包的胸怀,引导人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多元文化与观念。这些精神特质对涵养高职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与卓越职业素养具有深刻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二、水文化浸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2.1 搭建水文化物质载体

2.1.1 塑造主题景观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营建具有水文化特色的主题景观。例如,可设置水文化主题雕塑群,以水的流动形态或水利元素为灵感,彰显水文化的独特魅力,营造视觉焦点与深刻印象。建设水文化广场,地面铺装融入波浪、水滴等水意象图案,并设置展示水文化历史、古今治水成就及现代水利科技的宣传栏。合理规划校园水体(如人工湖),沿岸种植水生植物,设置亲水平台,使学生能亲近水体、感受水韵,营造优美宜人的水文化自然环境。

2.1.2 融入建筑元素

在校园建筑设计及室内装修中融入水文化元素,使其成为水文化的传播媒介。教学楼、图书馆等主体建筑外观可借鉴水流曲线或水利工程结构特征,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内部公共空间(如大厅、走廊)可悬挂展现水文化的书画摄影作品,如江河湖海国画、古代水利设施油画、现代水利工程摄影等。此外,可设立专门的水文化展馆(或展厅),系统展示水利发展史及水文化在社会演进中的体现。

2.2 构建水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2.2.1 开设通识课程

将水文化纳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开设专门的水文化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水文化的哲学思想、历史脉络、精神内涵及其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教学方法需多元化,综合运用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研讨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本地水利工程遗址或水利博物馆,使其获得直观体验;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水文化对解决现实水资源问题的启示与应用价值。同时,邀请水利行业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实践经验与水文化见解,拓宽学生视野,深化理解。

2.2.2 将水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水文化元素,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素养提升的有机融合。对于水利类专业,在讲授工程建设与管理知识技术的同时,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水文化哲理,如古人治水的智慧、现代水利人的奉献精神等,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于非水利类专业,亦可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中,以水资源相关产品的营销策略为例,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市场推广中体现水文化价值,培养其创新思维与文化营销意识。通过专业课程渗透,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

2.3 开展水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应定期策划组织“水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水文化节可包含展览展示、文艺展演、学术研讨、技能竞赛等模块。例如:展览可陈列水利文物复制品、古籍文献、民俗器具等,使学生直观感知水文化;文艺展演可编排以水为主题的舞蹈、歌曲、小品、诗歌朗诵等节目,以艺术形式展现水文化魅力;学术研讨会可邀请国内外水文化研究专家及行业精英,围绕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文化与水利科技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师生提供高水平的学习研讨平台。

结论

水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与不竭的动力。深入挖掘水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塑造、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载体、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系统搭建水文化物质环境、构建水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开展水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等实践路径,营造浓郁的水文化校园氛围,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标的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奥 .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对学风建设的深层影响及路径探析——以十大育人体系为视角 [J]. 科学咨询 , 2025(1):47-50.

[2] 张慎安 .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 价值意蕴与实施策略 [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1):41-45.

课题编号:2023-2025 年水利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场域浸润 校企共育实践赋能”新时代水利院校水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2023SLZJ13)